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苏北盆地泰州组、阜宁组油气成藏机理及富集规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前言第9-15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3页
     ·油气成藏机理研究进展第9页
     ·断块油气藏成藏机理研究进展第9-12页
     ·有机包裹体在油气运移中的应用第12-13页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3-15页
     ·研究内容第13-14页
     ·技术路线第14-15页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第15-21页
   ·工区位置及勘探现状第15页
   ·构造格架及演化特征第15-18页
     ·盆地奠基前拗陷阶段第16页
     ·断陷-拗陷阶段第16-17页
     ·断陷阶段第17页
     ·拗陷阶段第17-18页
   ·地层及沉积发育特征第18-21页
     ·地层发育特征第18-19页
     ·火山岩发育特征第19页
     ·沉积发育特征第19-21页
第三章 油气成藏基本要素第21-29页
   ·烃源岩特征第21-24页
     ·泰二段烃源岩第21-22页
     ·阜二段烃源岩第22页
     ·阜四段烃源岩第22-24页
   ·储集层特征第24-26页
     ·碎屑岩储层特征第24页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第24-25页
     ·火山岩储层特征第25-26页
   ·盖层特征第26-27页
   ·生储盖组合特征第27-29页
第四章 烃源岩地化特征及油源对比第29-49页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第29-32页
     ·饱和烃色谱特征第29-30页
     ·色谱-质谱与生标化合物组合特征第30-32页
   ·原油地化特征与油源对比第32-49页
     ·阜四型原油特征及分布第32-37页
     ·阜二型原油特征及分布第37-43页
     ·泰二型原油特征及分布第43-45页
     ·混和型原油特征及分布第45-49页
第五章 输导体系与油气成藏过程第49-74页
   ·输导体系特征第49-57页
     ·砂体分布特征第49-50页
     ·断裂体系特征第50-52页
     ·断层封闭性第52-55页
     ·输导体系类型第55-57页
   ·油气运移动力特征第57-62页
     ·泥岩声波时差特征第57-59页
     ·成藏期压力分布特征第59-62页
   ·油气运移方向及路径第62-65页
     ·金湖凹陷油气运移特征第62-63页
     ·高邮凹陷油气运移特征第63-65页
     ·海安凹陷油气运移特征第65页
   ·油气成藏时间与期次第65-74页
     ·烃源岩生烃演化史第66-68页
     ·圈闭形成期第68页
     ·包裹体特征及成藏期分析第68-74页
第六章 油气富集规律及控制因素第74-89页
   ·油气成藏模式第74-80页
     ·斜坡区侧向运移成藏模式第74-79页
     ·断阶带垂向运移成藏模式第79-80页
     ·凹陷区垂向运移成藏模式第80页
   ·油气富集规律第80-83页
   ·油气分布控制因素第83-89页
第七章 结论第89-91页
参考文献第91-9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95-96页
致谢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营凹陷南斜坡孔店组油气成藏条件研究
下一篇:高分辨率感应测井仪数字电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