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α-淀粉酶的类型和活性 | 第9-12页 |
·α-淀粉酶的种类 | 第9-10页 |
·α-淀粉酶的活性 | 第10-11页 |
·α-淀粉酶的结构 | 第11页 |
·内源激素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 第11页 |
·α-淀粉酶的遗传特性 | 第11页 |
·α-淀粉酶抑制蛋白的研究 | 第11-12页 |
·α-淀粉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 第12-13页 |
·小麦α-淀粉酶活性与其他品质性状的关系 | 第13-14页 |
·小麦α-淀粉酶活性与淀粉品质性状的关系 | 第13页 |
·小麦α-淀粉酶活性与蛋白质品质性状的关系 | 第13-14页 |
·本试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4页 |
2 引言 | 第14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4-19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4-15页 |
·α-淀粉酶活性和主要品质性状的测定 | 第15-17页 |
·小麦α-淀粉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 第15-16页 |
·制粉 | 第16-17页 |
·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 第17页 |
·淀粉糊化特性的测定 | 第17页 |
·膨胀势(Swelling power SP)的测定 | 第17页 |
·蛋白质和沉降值的测定 | 第17页 |
·干、湿面筋的测定 | 第17页 |
·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 | 第17-19页 |
·遗传力分析 | 第17-18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18-19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19-30页 |
·不同α-淀粉酶活性测定方法的测定结果比较 | 第19-22页 |
·3,5-二硝基水杨酸法与凝胶扩散法测定α-淀粉酶活性的结果比较 | 第19-20页 |
·不同α-淀粉酶活性测定方法的结果相关性 | 第20-22页 |
·α-淀粉酶活性的遗传模型分析 | 第22-23页 |
·小麦主要品质的方差分析 | 第23页 |
·α-淀粉酶活性及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组成及遗传力 | 第23-26页 |
·α-淀粉酶的配合力分析 | 第26-28页 |
·α-淀粉酶的配合力方差分析 | 第26页 |
·配合力效应及其相对效应的估算 | 第26-27页 |
·降落数值的亲子表现与配合力的关系 | 第27-28页 |
·降落数值的杂种优势与特殊配合力相关性分析 | 第28页 |
·小麦α-淀粉酶及主要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28-30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30-32页 |
·不同α-淀粉酶活性测定方法的测定结果比较 | 第30-31页 |
·遗传模型检验 | 第31页 |
·α-淀粉酶活性及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组成及遗传力 | 第31页 |
·α-淀粉酶的配合力分析 | 第31-32页 |
·小麦α-淀粉酶及主要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40页 |
Abstract | 第40-42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成果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