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柄樱桃需冷量及休眠解除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符号说明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4页 |
1 落叶果树需冷量与休眠 | 第13-14页 |
2 落叶果树休眠生理 | 第14-17页 |
·休眠与激素 | 第14-16页 |
·休眠中水分含量及存在状态的变化 | 第16页 |
·休眠中活性氧含量的代谢变化 | 第16-17页 |
·休眠中营养物质代谢变化 | 第17页 |
3 休眠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光周期调控休眠的分子机制 | 第17-18页 |
·水分状态调控内休眠的分子机制 | 第18页 |
·核酸修饰与休眠调控 | 第18页 |
·休眠与顶端分生组织胞间联系的分子调控机制 | 第18-19页 |
·休眠与细胞周期调控的分子机制 | 第19页 |
·低温调控休眠的分子机制 | 第19页 |
·激素调控休眠的分子机理 | 第19-20页 |
4 mRNA差别显示技术及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第20-22页 |
·mRNA差别显示技术概述 | 第20-21页 |
·mRNA差别显示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的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短柄樱桃自然休眠结束期及需冷量研究 | 第24-3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5页 |
·萌芽率的统计 | 第24页 |
·需冷量的统计 | 第24-2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5-28页 |
·短柄樱桃品种自然休眠结束期的鉴定 | 第25-26页 |
·短柄樱桃花芽需冷量及冬季低温积累 | 第26-28页 |
3 讨论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短柄樱桃花芽自然休眠期生理研究 | 第30-3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2页 |
·材料 | 第30页 |
·方法 | 第30-32页 |
·水份含量的测定 | 第30页 |
·花芽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第30-31页 |
·花芽中淀粉含量的测定 | 第31页 |
·花芽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31页 |
·花芽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第31-32页 |
·花芽中总酚含量的测定 | 第32页 |
·花芽内源激素的测定 | 第3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2-36页 |
·休眠期花芽含水量的变化 | 第32-33页 |
·休眠期花芽可溶性糖、淀粉含量的变化 | 第33-34页 |
·休眠期花芽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 第34-35页 |
·休眠期花芽总酚含量的变化 | 第35-36页 |
·休眠期花芽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 第36页 |
3 讨论 | 第36-39页 |
·水分、酚类及营养物质代谢 | 第36-37页 |
·内源激素ABA和GA_3 | 第37-39页 |
第四章 短柄樱桃花芽休眠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研究 | 第39-6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9页 |
·材料 | 第39页 |
·DDRT-PCR分析 | 第39-45页 |
·DDRT-PCR引物的设计 | 第39-40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40-41页 |
·mRNA的纯化 | 第41-42页 |
·反转录mRNA | 第42-43页 |
·PCR扩增 | 第43页 |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差异片段 | 第43-44页 |
·差异条带的回收及再扩增 | 第44页 |
·回收片段的再扩增 | 第44-45页 |
·重扩增产物的回收 | 第45页 |
·差异cDNA片段的克隆 | 第45-48页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45-46页 |
·PCR产物与载体的连接、转化 | 第46-47页 |
·质粒DNA提取 | 第47-48页 |
·阳性克隆产物的鉴定 | 第48页 |
·克隆片段的测序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8-49页 |
·克隆片段的测序 | 第48页 |
·克隆片段的生物信息学的分析 | 第48-49页 |
·半定量RT-PCR分析、验证 | 第49页 |
·短柄樱桃管家基因Actin的克隆 | 第49页 |
·半定量RT-PCR循环数等反应条件的确定 | 第49页 |
·PCR反应产物的检测 | 第4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9-57页 |
·短柄樱桃花芽总RNA的提取 | 第49-51页 |
·不同RNA提取方法的比较 | 第49-50页 |
·样品总RNA的提取结果 | 第50-51页 |
·mRNA差异显示结果 | 第51-53页 |
·半定量分析结果 | 第53-57页 |
·短柄樱桃Actin基因的克隆 | 第53-54页 |
·半定量RT-PCR循环数的确定 | 第54-55页 |
·半定量RT-PCR验证的差异cDNA片段 | 第55-57页 |
3 讨论 | 第57-62页 |
·糖代谢相关基因与休眠解除 | 第58-59页 |
·信号转导基因与休眠解除 | 第59页 |
·核酸结合蛋白基因与休眠解除 | 第59-60页 |
·氧化还原酶基因与休眠解除 | 第60页 |
·休眠解除中其他功能基因的表达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1页 |
附录 常用溶液及试剂配方 | 第71-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