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9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3-17页 |
·背景 | 第13-16页 |
·论文写作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1-25页 |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25页 |
·论文研究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25-26页 |
·论文研究总体思路 | 第25-26页 |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26页 |
·论文研究方法 | 第26-28页 |
·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8-29页 |
第2章 论文相关理论综述 | 第29-43页 |
·创新及自主创新理论 | 第29-36页 |
·创新的概念及特征 | 第29-30页 |
·技术创新理论与制度创新理论 | 第30-32页 |
·技术创新过程理论 | 第32-34页 |
·自主创新的涵义及特点 | 第34-36页 |
·高新技术理论 | 第36-39页 |
·高新技术企业的概念 | 第36-38页 |
·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 | 第38页 |
·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 | 第38-39页 |
·系统动力学理论 | 第39-42页 |
·系统的含义 | 第39-40页 |
·系统动力学的含义 | 第40页 |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3章 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及环境建设现状分析 | 第43-56页 |
·大庆高新技术企业的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 | 第43-46页 |
·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历史沿革 | 第43-44页 |
·大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现状 | 第44-46页 |
·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现状 | 第46-49页 |
·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现状 | 第46-48页 |
·大庆高新技术企业各领域自主创新现状 | 第48-49页 |
·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环境建设现状 | 第49-54页 |
·科技体制建设现状 | 第49-51页 |
·科技人才政策建设现状 | 第51页 |
·科技投入方面现状 | 第51-52页 |
·民营科技企业的管理和环境建设现状 | 第52页 |
·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现状 | 第52-53页 |
·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 第53页 |
·科教兴市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现状 | 第53-54页 |
·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4章 创新环境对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分析 | 第56-65页 |
·创新环境的界定与分类 | 第56-57页 |
·外部环境对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 | 第57-62页 |
·法律政策环境 | 第57-58页 |
·市场环境 | 第58-59页 |
·资源环境 | 第59-61页 |
·服务环境 | 第61-62页 |
·社会文化环境 | 第62页 |
·内部环境对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 | 第62-64页 |
·创新投入环境 | 第62-63页 |
·创新管理环境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环境评价研究 | 第65-92页 |
·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65-66页 |
·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环境评价指标选择的基本原则 | 第65-66页 |
·指标的选择和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66页 |
·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组成及优点 | 第66-74页 |
·层次分析法简介 | 第68-72页 |
·模糊综合评价 | 第72-73页 |
·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优点 | 第73-74页 |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应用研究 | 第74-91页 |
·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环境评价模型的构建步骤 | 第74-76页 |
·数据来源及初步分析 | 第76-77页 |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自主创新环境要素的权重 | 第77-80页 |
·构建模糊评判矩阵及综合模糊评价 | 第80-88页 |
·评价结果讨论 | 第88-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6章 基于SD的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环境与系统关系模型及仿真 | 第92-113页 |
·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系统目标的确定 | 第92-93页 |
·研发企业核心技术以打造技术优势 | 第92页 |
·迅速生产创新产品以稳固市场地位 | 第92-93页 |
·开拓市场份额以获得创新收益 | 第93页 |
·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环境与系统关系模型的构成 | 第93-95页 |
·模型结构 | 第93-94页 |
·模型特征 | 第94-95页 |
·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环境与系统的因果关系分析 | 第95-99页 |
·系统边界的确定 | 第95页 |
·系统因果关系图 | 第95-97页 |
·模型主要因果关系分析 | 第97-99页 |
·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环境与系统模型仿真 | 第99-112页 |
·系统动力学的应用步骤与Vensim软件 | 第99-100页 |
·系统模型主要决策变量设计 | 第100-101页 |
·系统模型构建 | 第101页 |
·模型结构分析与方程设计 | 第101-103页 |
·系统模型有效性检验 | 第103-107页 |
·系统模型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107-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第7章 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环境建设的对策研究 | 第113-125页 |
·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环境要素分析中两种结论的比较 | 第113-114页 |
·大庆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外环境的对策 | 第114-122页 |
·加大政府采购力度 | 第114-116页 |
·引导并规范市场机制 | 第116-117页 |
·逐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 第117-119页 |
·健全各种创新基金投入的管理机制 | 第119-121页 |
·加快风险投资的发展 | 第121-122页 |
·大庆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内环境的对策 | 第122-124页 |
·积极建设和发展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环境 | 第122-123页 |
·强化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管理环境 | 第123-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124-125页 |
结论 | 第125-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35-136页 |
致谢 | 第136-137页 |
个人简历 | 第137-138页 |
附录 | 第138-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