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统账结合的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研究

内容提要第1-10页
第1章 导论第10-31页
   ·问题的缘起第10-14页
   ·研究意义和价值第14-18页
   ·研究说明第18-29页
     ·范畴界定和选题说明第18-24页
     ·评价标准和指标第24-26页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6-28页
     ·研究条件和困难第28-29页
   ·创新和不足之处第29-31页
第2章 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演进及文献述评第31-72页
   ·世界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演进第31-41页
     ·养老问题的产生与社会化第31-33页
     ·养老保险模式的演变与趋势第33-41页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第41-47页
     ·传统的现收现付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第41-43页
     ·现行的统账结合养老保险制度的调整第43-47页
   ·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理论与模式第47-64页
     ·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第47-52页
     ·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数理模型及平衡条件第52-57页
     ·养老保险筹资模式选择的依据第57-64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述评第64-72页
     ·关于养老保险模式选择的研究第64-67页
     ·关于隐性债务和空账问题的研究第67-69页
     ·关于中国养老保险改革未来走向的研究第69-72页
第3章 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分析第72-130页
   ·制度财务层面的可持续性分析第72-77页
     ·“现收现付”制收支平衡分析第73-75页
     ·“统账结合”制收支平衡分析第75-77页
   ·制度设计层面的可持续性分析第77-104页
     ·有关筹资层面的制度设计:保费收入不足第77-91页
     ·有关给付层面的制度设计:保费支出膨胀第91-99页
     ·有关统筹层次的制度设计:负面效应严重第99-104页
   ·制度管理层面的可持续性分析第104-110页
     ·管理体制的弊端第104-105页
     ·通道式管理的隐患第105-106页
     ·缺乏配套政策支持第106-110页
   ·制度目标的实现程度分析第110-113页
     ·预期目标替代率未能实现第110-111页
     ·社会稳定功能未达到预期第111-112页
     ·各主体满意度低第112-113页
   ·制度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分析第113-124页
     ·财政压力过大第113-117页
     ·影响“三支柱”体系建立第117-119页
     ·公平性缺失第119-123页
     ·制约有效需求的形成第123-124页
   ·制度改进措施可操作性分析第124-130页
     ·隐性债务规模难以确定第125页
     ·国有资产变现难于操作第125-126页
     ·发行长期国债风险巨大第126-127页
     ·延长退休年龄暂时不可操作第127-128页
     ·放宽基金投资政策不具备条件第128-129页
     ·扩大覆盖面遭遇制度环境障碍第129-130页
第4章 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障碍因素第130-161页
   ·现行制度不可持续的根源第130-139页
     ·制度实践违背了改革的初衷第131-132页
     ·制度设计指导思想存在偏差第132-135页
     ·制度隐性债务消解失策第135-137页
     ·制度个人账户产权不明晰第137-138页
     ·制度运行偏离了预设轨道第138-139页
   ·现行“实账积累的统账结合”脱离现实需要第139-148页
     ·部分积累:理想与现实的融合第139-141页
     ·统账结合:理想与现实的偏差第141-144页
     ·养老保险模式的理顺与拓展第144-148页
   ·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宏观环境分析第148-159页
     ·政治环境第148-149页
     ·经济环境第149-155页
     ·文化环境第155-157页
     ·社会环境第157-159页
   ·构建可持续性养老保险制度的前提条件第159-161页
     ·建立激励机制第159页
     ·降低转制成本第159页
     ·下调缴费率第159-160页
     ·提高统筹层次第160页
     ·避免制度冲突第160-161页
第5章 现实的理性选择:“名义积累的统账结合”第161-180页
   ·“名义积累的统账结合”:现实约束下的一种妥协第161-164页
   ·“名义积累的统账结合”:理论诠释及可持续性第164-169页
     ·“名义积累的统账结合”的理论诠释第164-166页
     ·“名义积累的统账结合”收支平衡分析第166-169页
   ·“名义积累的统账结合”:制度功效分析第169-175页
     ·转制成本低有效规避风险第169-172页
     ·便携性增强提高覆盖率第172页
     ·缴费率易降低增强缴费激励第172-174页
     ·制度更公平整合更便利第174-175页
   ·“名义积累的统账结合”:政策环境优化第175-180页
结语 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第180-183页
参考文献第183-198页
附录第198-20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202-203页
中文摘要第203-208页
ABSTRACT第208-215页

论文共2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及其有效性研究
下一篇:中国有效金融监管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