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银行体制论文

中国有效金融监管制度研究

内容提要第1-7页
第1章 导论第7-15页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7-9页
   ·主要内容第9-10页
   ·研究方法第10-13页
     ·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第10-11页
     ·信息经济学分析方法第11-13页
   ·创新与不足第13-15页
第2章 金融监管的理论评述第15-35页
   ·金融监管的历史演进第15-22页
     ·监管的思想追溯:自由市场秩序与政府干预第15-18页
     ·金融监管的历史演进第18-22页
   ·金融监管的内涵与范畴第22-30页
     ·金融监管的内涵界定第22-25页
     ·监管的经济学本质第25-27页
     ·金融监管理念的外延第27-30页
   ·金融监管理论体系第30-35页
     ·金融监管相关理论:捕获论第30-32页
     ·金融监管相关理论:公共利益学说第32-33页
     ·金融监管相关理论:经济监管理论第33-35页
第3章 有效金融监管体系分析第35-59页
   ·有效金融监管制度内涵第35-43页
     ·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第35-38页
     ·有效金融监管制度定义第38页
     ·有效金融监管制度功能第38-39页
     ·有效金融监管的制度安排第39-43页
   ·有效金融监管基本理论第43-46页
     ·有效金融监管制度的提出第43-44页
     ·有效金融监管制度结构体系第44-46页
   ·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演进与变迁第46-59页
     ·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演进第46-49页
     ·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内涵第49-54页
     ·多层次有效金融监管体系的构建第54-59页
第4章 有效金融监管制度框架第59-94页
   ·有效金融监管制度评述第59-62页
     ·有效金融监管制度是各种力量持续动态均衡的外在表现第59-60页
     ·有效金融监管制度应符合激励相容原则第60页
     ·有效金融监管制度应具有自律机制第60-61页
     ·有效金融监管制度应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第61-62页
   ·有效金融监管制度:动态博弈均衡第62-71页
     ·博弈论视角下的制度分析第62-64页
     ·金融监管制度的博弈观第64-69页
     ·有效金融监管制度分析第69-71页
   ·有效金融监管制度:激励相容机制第71-82页
     ·金融监管体系中的信息约束第71-76页
     ·激励相容机制第76-77页
     ·政府主导下的金融监管及其治理第77-82页
   ·有效金融监管制度:成本收益均衡第82-92页
     ·金融监管成本第82-85页
     ·金融监管的收益第85-87页
     ·成本收益均衡第87-88页
     ·成本收益均衡下的金融监管模式第88-92页
   ·有效金融监管制度:自律机制第92-94页
     ·金融机构自律的经济学内涵第92页
     ·金融机构自律的基础及功能第92-94页
第5章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金融监管制度选择第94-104页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缺失与改进第94-97页
     ·金融业高速发展下掩盖的金融监管缺失第94-95页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改进与选择第95-97页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策略选择第97-104页
     ·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未来的一种必然趋势第97-99页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金融监管面临严峻的国际化挑战第99-102页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路径选择第102-104页
结束语第104-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21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1-122页
致谢第122-123页
中文摘要第123-126页
ABSTRACT第126-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统账结合的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研究
下一篇:制度变迁动力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