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设与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行政公益诉讼概述 | 第8-16页 |
第一节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考证 | 第8-11页 |
一、英美法系国家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 第8-9页 |
二、大陆法系国家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 第9-10页 |
三、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第二节 行政公益诉讼的理论探讨 | 第11-16页 |
一、公共利益理论 | 第11-13页 |
二、人民主权理论 | 第13-14页 |
三、权力制衡理论 | 第14-15页 |
四、权利保护理论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对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发展困境的思考 | 第16-23页 |
第一节 我国发展行政公益诉讼的障碍 | 第16-18页 |
一、思想观念障碍 | 第16-17页 |
二、司法制度局限 | 第17页 |
三、法律资源困境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 | 第18-20页 |
一、体现依法治国方略的理念 | 第18页 |
二、完善国家行政管理的需要 | 第18-19页 |
三、控制国家公权行使的保障 | 第19页 |
四、健全行政审判体制的环节 | 第19-20页 |
第三节 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可行性 | 第20-23页 |
一、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法理依据 | 第20-21页 |
二、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现实条件 | 第21-22页 |
三、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经验借鉴 | 第22-23页 |
第三章 行政公益诉讼主体与受案范围的思考 | 第23-30页 |
第一节 原告 | 第23-26页 |
一、原告资格 | 第23页 |
二、原告范围 | 第23页 |
三、检察机关 | 第23-25页 |
四、社会团体 | 第25页 |
五、公民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受案范围 | 第26-30页 |
一、公益的范畴与确认标准 | 第27页 |
二、抽象行政行为 | 第27-28页 |
三、具体行政行为 | 第28页 |
四、行政不作为 | 第28-30页 |
第四章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的程序构建 | 第30-36页 |
第一节 程序的启动 | 第30-31页 |
一、诉讼管辖 | 第30-31页 |
二、立案审查与受理 | 第31页 |
第二节 案件的审理 | 第31-34页 |
一、证明责任 | 第31-33页 |
二、撤诉与调解 | 第33-34页 |
第三节 裁判与执行 | 第34-36页 |
一、判决的依据和种类 | 第34-35页 |
二、判决的执行 | 第35-36页 |
注释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后记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