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现状及完善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陪审制度的产生及发展 | 第10-19页 |
第一节 陪审制度的渊源 | 第10-14页 |
一、陪审制度的起源及古典形态 | 第10-11页 |
二、英美法系国家的陪审团制度 | 第11-12页 |
三、大陆法系国家的参审制度 | 第12-13页 |
四、苏联时期的陪审制度 | 第13-14页 |
第二节 陪审制度在今日西方世界的变化趋势 | 第14-15页 |
一、英美法系陪审团制度的衰弱 | 第14-15页 |
二、大陆法系国家相关制度的变迁 | 第15页 |
第三节 中国陪审制度的发展 | 第15-19页 |
一、中国陪审制度的发端 | 第15-16页 |
二、现代中国陪审员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6-19页 |
第二章 人民陪审员制度司法现状分析 | 第19-28页 |
第一节 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第19-20页 |
一、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 第19页 |
二、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的紧迫性 | 第19-20页 |
第二节 人民陪审员制度在中国司法实践中的现状 | 第20-28页 |
一、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表现 | 第21-23页 |
二、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的制度缺陷 | 第23-28页 |
第三章 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的几种论点及评析 | 第28-33页 |
第一节 保守改革的观点 | 第28-30页 |
一、人民陪审员制度有利于司法公正 | 第28-29页 |
二、人民陪审员制度具有司法民主功能 | 第29页 |
三、人民陪审员制度具有增强司法权威的功能 | 第29-30页 |
第二节 激进废除的观点 | 第30-31页 |
一、人民陪审员制度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不具有兼容性 | 第30页 |
二、人民陪审员制度缺乏宪法依据及制度规范 | 第30页 |
三、人民陪审员制度没有效用 | 第30-31页 |
四、人民陪审员制度在法律监督上具有乏力性 | 第31页 |
第三节 采用英美陪审团制的观点 | 第31-32页 |
第四节 采用混合制的观点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构想 | 第33-42页 |
第一节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重构 | 第33-36页 |
一、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的必要性 | 第33-35页 |
二、人民陪审员制度指导思想的重新确立 | 第35页 |
三、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立法重构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具体建议 | 第36-42页 |
一、确定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形式 | 第36-37页 |
二、确定人民陪审员制度的适用范围 | 第37-38页 |
三、完善人民陪审员的选拔与管理制度 | 第38-40页 |
四、确定人民陪审员的权限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注释 | 第43-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