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行为的司法审查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前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政府信息公开行为的概念 | 第8-11页 |
第一节 政府信息公开行为的概念和种类 | 第8-9页 |
一、政府信息公开行为的概念 | 第8页 |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行为 | 第8页 |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行为 | 第8-9页 |
第二节 政府信息公开行为的特征 | 第9-11页 |
一、政府信息公开行为的主体性 | 第9页 |
二、政府信息公开行为的公权性 | 第9-10页 |
三、政府信息公开行为的公开性 | 第10页 |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为的公共性 | 第10页 |
五、政府信息公开行为的义务性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政府信息公开行为的性质 | 第11-17页 |
第一节 行政决定的一般理论 | 第11-12页 |
一、行政决定的概念 | 第11页 |
二、行政决定的构成要件 | 第11-12页 |
第二节 政府信息公开行为的性质 | 第12-15页 |
一、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行为的性质 | 第13-14页 |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行为的性质 | 第14-15页 |
第三节 政府信息公开行为的救济 | 第15-17页 |
一、政府信息公开行为救济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15页 |
二、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行为救济制度的实践 | 第15-17页 |
第三章 政府信息公开对行政诉讼制度的挑战 | 第17-22页 |
第一节 政府信息公开案件对受案范围的影响 | 第17-18页 |
一、无特定相对人政府信息公开行为的受理 | 第17页 |
二、政府信息公开决定之执行行为的受理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政府信息公开案件对诉讼当事人制度的冲击 | 第18-20页 |
一、原告制度 | 第18-19页 |
二、被告制度 | 第19-20页 |
第三节 政府信息公开案件对审判制度的影响 | 第20-22页 |
一、证明责任 | 第20-21页 |
二、庭审规则 | 第21-22页 |
第四章 规范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制度的法理研究 | 第22-36页 |
第一节 政府信息公开案件的受案范围 | 第22-24页 |
一、行政案件受案范围的一般理论 | 第22-23页 |
二、依申请公开行为的受理 | 第23页 |
三、主动公开行为的受理 | 第23-24页 |
四、政府信息公开决定执行的救济 | 第24页 |
第二节 政府信息公开案件的当事人制度 | 第24-28页 |
一、原告制度 | 第24-26页 |
二、被告制度 | 第26-28页 |
第三节 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的证明责任分配 | 第28-31页 |
一、证明责任的基本理论 | 第28页 |
二、行政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分配 | 第28-30页 |
三、原告承担证明责任的案件 | 第30-31页 |
第四节 政府信息公开案件的庭审制度 | 第31-34页 |
一、不公开审理 | 第31-32页 |
二、起诉停止执行 | 第32-33页 |
三、简易程序的适用 | 第33-34页 |
第五节 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的判决制度 | 第34-36页 |
一、现行判决方式在政府信息公开案件中的适用 | 第34-35页 |
二、政府信息公开诉讼与禁令判决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注释 | 第37-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后记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