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芋菊糖的提取纯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前言 | 第9-22页 |
·植物多糖的概述 | 第9-11页 |
·植物多糖的定义 | 第9页 |
·植物多糖的分布、分类、组成 | 第9页 |
·植物多糖的生物活性 | 第9-11页 |
·菊糖研究概况 | 第11-19页 |
·菊糖的理化性质 | 第11-12页 |
·菊糖的生理功能 | 第12-14页 |
·菊糖的提取工艺 | 第14页 |
·菊糖的纯化工艺 | 第14-15页 |
·菊糖的脱色工艺 | 第15-16页 |
·菊糖的检测方法 | 第16-17页 |
·菊糖在食品中的开发与应用 | 第17-18页 |
·菊糖的生产现状和发展前景 | 第18-19页 |
·菊糖酶 | 第19-20页 |
·菊糖酶的来源 | 第19页 |
·菊糖酶的分类 | 第19页 |
·菊糖酶的性质 | 第19-20页 |
·菊糖酶的生产现状和发展前景 | 第20页 |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8页 |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原料 | 第22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2页 |
·主要试剂 | 第22-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38页 |
·新鲜菊芋预处理方法的选择 | 第23-24页 |
·不同品种菊芋成分分析 | 第24-26页 |
·热回流提取工艺优化实验 | 第26-27页 |
·超声提取工艺优化实验 | 第27-28页 |
·微波提取工艺优化实验 | 第28-29页 |
·菊糖纯化 | 第29-31页 |
·HPLC法测定菊糖纯度 | 第31-32页 |
·菊糖相对分子量测定 | 第32页 |
·内切菊糖酶的制备 | 第32-35页 |
·内切菊糖酶降解菊糖成低聚果糖 | 第35-36页 |
·菊糖及其酶解产物促进双歧杆菌生长的研究 | 第36-38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8-70页 |
·新鲜菊芋干燥方法的确定 | 第38页 |
·不同品种菊芋成分分析 | 第38页 |
·热回流提取工艺优化实验结果 | 第38-41页 |
·单因素实验 | 第38-40页 |
·热回流提取法的正交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0-41页 |
·超声提取工艺优化实验结果 | 第41-46页 |
·单因素实验 | 第41-44页 |
·超声提取法的正交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4-46页 |
·微声波提取工艺优化实验结果 | 第46-49页 |
·单因素实验 | 第46-48页 |
·微波提取法的正交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8-49页 |
·三种提取方法的比较 | 第49页 |
·菊糖的纯化 | 第49-51页 |
·Sevage法脱蛋白 | 第49-50页 |
·石灰法脱蛋白 | 第50-51页 |
·大孔吸附树脂脱色 | 第51页 |
·小结 | 第51页 |
·HPLC检测菊糖纯度 | 第51-52页 |
·菊糖分子量测定 | 第52-55页 |
·色谱条件确定 | 第52页 |
·菊糖样品分子量测定 | 第52-54页 |
·菊糖相对分子质量测定的方法学评价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页 |
·制备内切菊糖酶 | 第55-62页 |
·海枣曲霉发酵培养基营养物质的选择 | 第55-57页 |
·营养物质添加量的优化 | 第57-58页 |
·其它条件对海枣曲霉菊糖酶产量的影响 | 第58-62页 |
·小结 | 第62页 |
·内切菊糖酶降解菊糖成低聚果糖 | 第62-66页 |
·酶解条件优化 | 第62-65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制得的低聚果糖的相对分子量 | 第65-66页 |
·小结 | 第66页 |
·菊糖及其酶解产物促进双歧杆菌生长的研究 | 第66-70页 |
·比浊法测定双歧杆菌浓度标准曲线 | 第66页 |
·菊糖及其酶解产物对长双歧杆菌增殖影响的比较 | 第66-69页 |
·小结 | 第69-70页 |
4 结论 | 第70-71页 |
5 展望 | 第71-72页 |
6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77-78页 |
8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