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救济视野下的信访改革
摘要 | 第1-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信访与行政救济 | 第10-31页 |
第一节 我国行政救济法律制度运行的现状 | 第10-19页 |
一、行政救济法律制度的界定 | 第10-12页 |
二、行政救济法律制度的运行实效 | 第12-19页 |
第二节 我国信访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 第19-25页 |
一、中国古代的“信”和“访” | 第19-20页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信访活动 | 第20-25页 |
第三节 信访作为行政救济途径的起因、功能与实效 | 第25-31页 |
一、为什么选择信访? | 第25-27页 |
二、当前信访的功能 | 第27-29页 |
三、当前信访的有效性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境外行政救济机制评介 | 第31-43页 |
第一节 国外行政救济机制概览 | 第31-35页 |
一、政府提供的行政救济 | 第31-33页 |
二、法院提供的行政救济 | 第33-34页 |
三、议会提供的行政救济 | 第34页 |
四、独立机构提供的行政救济 | 第34-35页 |
第二节 境外行政救济机制评析 | 第35-43页 |
一、法院只是最后一道防线 | 第35-38页 |
二、认真对待不良行政 | 第38-43页 |
第三章 我国信访制度展望 | 第43-52页 |
第一节 信访的性质和功能 | 第43-45页 |
一、信访的性质 | 第43-44页 |
二、信访的功能 | 第44-45页 |
第二节 我国信访制度的变革路径与未来展望 | 第45-52页 |
一、信访制度的变革路径 | 第45-48页 |
二、我国信访制度重构 | 第48-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