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第一章 对“挪用”的理解 | 第13-24页 |
第一节 挪和用的关系 | 第13-14页 |
第二节 挪而未用相关问题的认定 | 第14-19页 |
一、挪而未用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 | 第14-17页 |
二、挪而未用是挪用公款罪的既遂还是未遂 | 第17-18页 |
三、现行刑法规定下的挪而未用的定性 | 第18-19页 |
第三节 取消用途作为犯罪构成要件 | 第19-24页 |
一、用途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不妥之处 | 第19-21页 |
二、挪用公款罪的初步重构 | 第21-24页 |
第二章 挪用公款的对象问题 | 第24-36页 |
第一节 我国立法现状 | 第24-25页 |
第二节 三种款项和特定款物的内涵 | 第25-29页 |
一、公共款项 | 第25-26页 |
二、非国有单位资金(包括金融机构) | 第26-27页 |
三、客户资金 | 第27-28页 |
四、特定款物 | 第28-29页 |
第三节 公款的表现形式 | 第29-30页 |
第四节 挪用一般公物应当犯罪化 | 第30-36页 |
一、挪用一般公物的处理现状 | 第30-32页 |
二、挪用一般公物行为予以犯罪化的必要性 | 第32-34页 |
三、挪用一般公物罪的初步构建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归个人使用 | 第36-46页 |
第一节 立法沿革 | 第36-41页 |
一、挪用公款罪罪名确立之前 | 第36-37页 |
二、挪用公款罪罪名确立之后,纳入刑法典之前 | 第37-38页 |
三、挪用公款罪纳入刑法典之后 | 第38-41页 |
第二节 “其他单位”使用公款的几种情况 | 第41-43页 |
一、以单位名义挪用公款 | 第41-43页 |
二、以个人名义挪用公款 | 第43页 |
第三节 归个人使用是否应成为构成要件 | 第43-46页 |
一、“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是否应成为构成要件的争议 | 第43-44页 |
二、“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应成为必备的构成要件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