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图表目录 | 第12-13页 |
目录 | 第13-15页 |
1导论 | 第15-35页 |
·研究缘起与研究主题 | 第15-20页 |
·已有研究述评 | 第20-30页 |
·我国社区治理的发展轨迹及变迁路径 | 第20-21页 |
·关于社区治理中的体制机制研究 | 第21-26页 |
·社区治理模式及路径选择研究 | 第26-30页 |
·拟解决的问题与研究意义 | 第30-32页 |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第32-35页 |
·研究方法 | 第32-33页 |
·论文结构 | 第33-35页 |
2. 社区治理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一个分析框架 | 第35-81页 |
·社区治理基本问题的再思考 | 第35-49页 |
·社区的演变逻辑及概念界定 | 第35-40页 |
·社区的本质属性与现时代特征 | 第40-44页 |
·社区治理的争论与新视角的引入 | 第44-49页 |
·社会管理体制视角下的社区治理 | 第49-60页 |
·社会转型和社会发展中的社会管理体制 | 第49-51页 |
·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思路与进展 | 第51-57页 |
·社会管理体制视角下的社区治理 | 第57-60页 |
·社区治理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一个分析框架 | 第60-81页 |
·基于治理理论的社会管理 | 第60-67页 |
·基于公民社会理论的社会管理 | 第67-72页 |
·社会管理中的政府、市场与社会 | 第72-74页 |
·新的分析框架 | 第74-81页 |
3 社区治理与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 第81-111页 |
·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与改革趋势 | 第81-92页 |
·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性质和特征 | 第81-84页 |
·当前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第84-88页 |
·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趋势 | 第88-92页 |
·街道体制改革与居委会体制创新 | 第92-104页 |
·街道与居委会体制改革实践 | 第92-98页 |
·街道与居委会体制创新的制约性因素 | 第98-101页 |
·街道与居委会体制改革对策 | 第101-104页 |
·社区直选的实践及意义 | 第104-111页 |
·社区直选:公民参与的一种途径 | 第104-105页 |
·社区直选的实践 | 第105-109页 |
·社区直选对于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意义 | 第109-111页 |
4 社区治理与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创新 | 第111-140页 |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现状 | 第111-119页 |
·社会组织发展概述 | 第111-116页 |
·现阶段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 第116-117页 |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和方向 | 第117-119页 |
·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 第119-133页 |
·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的途径和方式 | 第119-122页 |
·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研究:以青少年协会为例 | 第122-126页 |
·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研究:以宁波市政府福利彩票公益金为例 | 第126-133页 |
·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与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创新 | 第133-140页 |
·基于社会资本的角度 | 第133-135页 |
·基于政府职能的角度 | 第135-136页 |
·基于社会协同的角度 | 第136-140页 |
5 社区治理与社会服务体制创新 | 第140-164页 |
·社会服务与社会服务体制 | 第140-149页 |
·社会服务涵义 | 第140-142页 |
·社会服务体制现状 | 第142-146页 |
·社会服务体制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思路 | 第146-149页 |
·社区服务实证研究与经验启示 | 第149-155页 |
·社区服务的概念、特征与功能 | 第149-152页 |
·社区服务的多元供给主体 | 第152-154页 |
·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创新 | 第154-155页 |
·社区服务与社会服务体制创新 | 第155-164页 |
·以需求为导向的逻辑出发点:社会服务体制创新的首要前提 | 第155-159页 |
·多元供给主体合作共治:社会服务体制创新的主要内容 | 第159-161页 |
·社会服务体制创新与服务型政府构建 | 第161-164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164-185页 |
·社区治理的基本经验 | 第165-170页 |
·社区治理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 第170-180页 |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前景 | 第180-185页 |
参考文献 | 第185-216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2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