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论 | 第9-13页 |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一)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缺失的现状的研究 | 第10页 |
(二) 关于应对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缺失现状的对策研究 | 第10-11页 |
(三) 关于以人为本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 | 第11-12页 |
三、研究的思路和论文框架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原则的基本内涵 | 第13-25页 |
一、以人为本思想的历史考察 | 第13-16页 |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思想 | 第13-14页 |
(二) 西方文化中的以人为本思想 | 第14-16页 |
二、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及教育价值 | 第16-23页 |
(一)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 | 第16-21页 |
(二) “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 | 第21-22页 |
(三) “以人为本”思想的教育价值 | 第22-23页 |
三、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原则的基本内涵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原则的依据 | 第25-39页 |
一、理论依据 | 第25-35页 |
(一)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 第25-31页 |
(二) 中国传统教育理论 | 第31-33页 |
(三) 西方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 第33-35页 |
二、现实依据 | 第35-39页 |
(一) 新的时代特征呼唤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第35-36页 |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 第36-39页 |
第三章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 | 第39-49页 |
一、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具化的超越 | 第39-42页 |
(一) 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工具化的倾向 | 第39-40页 |
(二)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具化的超越 | 第40-42页 |
二、“以人为本”原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现实的超越 | 第42-44页 |
(一)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现实生活的表现 | 第42-43页 |
(二)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走近大学生生活 | 第43-44页 |
三、“以人为本”原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感染力的超越 | 第44-49页 |
(一)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感染力的表现 | 第44-46页 |
(二)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 | 第46-49页 |
第四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原则的实现 | 第49-70页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的总体要求 | 第49-55页 |
(一) 政治性与教育性结合 | 第49-51页 |
(二) 他人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 第51-53页 |
(三)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 | 第53-54页 |
(四) 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 第54-55页 |
二、“以人为本”原则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 | 第55-70页 |
(一) 全面研究当代大学生,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 第55-60页 |
(二) 加强教育者“身教”实践,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 | 第60-66页 |
(三)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第66-70页 |
结束语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7-78页 |
后记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