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钢板热成形技术在车身结构中的应用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论文选题意义及课题来源 | 第10-11页 |
| ·高强度钢板的应用 | 第11-17页 |
| ·高强度钢板的分类及应用 | 第11-14页 |
| ·高强度钢板热成形的应用 | 第14-16页 |
| ·研究板料热成形工艺的意义 | 第16-17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金属板料热冲压成形机理分析 | 第18-32页 |
| ·热冲压成形机理 | 第18-19页 |
| ·热弹塑性材料模型 | 第19-20页 |
| ·板料热冲压有限变形理论 | 第20-25页 |
| ·热冲压成形中的热壳单元 | 第20-23页 |
| ·热弹塑性本构关系 | 第23-24页 |
| ·屈服准则的选取 | 第24-25页 |
| ·板料热冲压成形中的热力学分析 | 第25-27页 |
| ·热力耦合有限元列式 | 第27-32页 |
| ·控制方程的显式积分算法 | 第28-30页 |
| ·积分算法的稳定条件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近净成形技术在毛坯设计中的应用 | 第32-42页 |
| ·近净成形 | 第32-33页 |
| ·净近成形技术在毛坯设计中的应用 | 第33-36页 |
| ·毛坯设计常用方法 | 第33-35页 |
| ·近净成形技术在毛坯设计中的应用 | 第35-36页 |
| ·车门防撞杆的毛坯设计 | 第36-41页 |
| ·理论模型 | 第36-37页 |
| ·毛坯设计 | 第37-41页 |
| ·本章小节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汽车车门防撞杆热冲压成形仿真 | 第42-53页 |
| ·热冲压数值模拟流程 | 第42-43页 |
| ·车门防撞杆热冲压模型的建立 | 第43-46页 |
| ·数值模拟相关参数的确定 | 第43-46页 |
| ·有限元模型 | 第46页 |
| ·工艺参数热冲压模拟的影响 | 第46-49页 |
| ·压边力对热冲压成形的影响 | 第47-48页 |
| ·摩擦系数对热冲压成形的影响 | 第48-49页 |
| ·热冲压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49-52页 |
| ·成形后及淬火后应力分布 | 第49-50页 |
| ·温度场分布 | 第50-51页 |
| ·温度与应力相互作用关系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汽车车门防撞杆碰撞性能分析 | 第53-64页 |
| ·防撞杆碰撞性能研究方法 | 第53-55页 |
| ·车门防撞杆主要形式 | 第53-54页 |
| ·汽车侧面碰撞试验法规 | 第54-55页 |
| ·防撞杆碰撞模型的建立 | 第55-59页 |
| ·有限元仿真流程 | 第55-56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56-59页 |
| ·防撞杆的耐碰撞性能分析 | 第59-63页 |
| ·防撞杆侧碰评价参数 | 第59-60页 |
| ·防撞杆碰撞过程变形分析 | 第60-63页 |
| ·防撞杆碰撞性能综合比较 | 第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Ⅳ-2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