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理论论文--汽车的操纵性和稳定性论文

面向操纵稳定性的汽车扭矩主动分配差速技术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扭矩主动分配差速技术(TVD)的研究意义第12-14页
   ·车用差速器的用途及其发展第14-16页
   ·TVD 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第16-20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7-18页
     ·国外已有的产品第18-19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9-20页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二章 TVD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研究第22-29页
   ·离合器两侧接合时的扭矩传递特性第22-23页
   ·TVD 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第23-26页
   ·TVD 设计中的关键问题第26-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TVD在SimDriveline以及Solidworks/COSMOSMotion中的建模与仿真第29-50页
   ·TVD 在SimDriveline 中的建模与仿真第29-37页
     ·SimDriveline 简介第29-30页
     ·TVD 在SimDriveline 中的建模第30-31页
     ·TVD 在SimDriveline 中的仿真及结果分析第31-37页
   ·TVD 在Solidworks/COSMOSMotion 中的建模与仿真分析第37-49页
     ·Solidworks/COSMOSMotion 简介及建模仿真步骤第37-38页
     ·基于Solidworks 的TVD 三维建模第38-41页
     ·基于COSMOSMotion 的TVD 运动仿真分析第41-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装备TVD的整车动力学数学建模第50-61页
   ·整车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50-55页
     ·汽车坐标系的定义第50页
     ·整车动力学受力特性分析第50-55页
   ·轮胎模型的建立与轮胎特性仿真分析第55-57页
     ·轮胎坐标系第56页
     ·魔术公式第56-57页
   ·基于驾驶员期望的汽车行驶模型的建立与分析第57-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基于TVD的汽车操纵稳定性分级模糊控制方法的研究第61-74页
   ·TVD 分级控制方法的结构第61-62页
   ·模糊控制的基本理论第62-65页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第62-63页
     ·模糊控制器设计的基本方法第63-65页
   ·前级控制器模糊控制算法的研究第65-70页
     ·前级控制器的结构第65页
     ·精确量的模糊化与语言变量的建立第65-67页
     ·模糊控制规则的建立第67-68页
     ·模糊推理第68页
     ·解模糊及模糊控制表第68页
     ·前级模糊控制器在Simulink 中的建模第68-70页
   ·TVD 后级控制器的设计第70-72页
     ·所需附加横摆力矩的实现及驱动扭矩差分分配的研究第70-72页
     ·后级控制器在Simulink 中的建模第72页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六章 基于ve-DYNA的整车软件在环仿真第74-93页
   ·TESIS/ve-DYNA 简介第74-75页
   ·ve-DYNA 的用户界面及建模、仿真的步骤第75-78页
     ·ve-DYNA 中整车模型的建立第75-77页
     ·TVD 控制器在 ve-DYNA 中的加入第77-78页
     ·仿真运行过程及数据结果的显示第78页
   ·不同工况及不同驱动和装配方式下的仿真分析第78-91页
     ·TVD 不工作时的仿真分析第78-82页
     ·TVD 工作时RWD 和4WD 模式下的仿真分析第82-87页
     ·TVD 与ESP 系统稳定性控制效果的对比第87-91页
   ·本章小结第91-93页
第七章 基于ve-DYNA及LabVIEW的TVD硬件在环仿真实验第93-109页
   ·虚拟仪器与硬件在环仿真概述第93-94页
   ·实验原理及实验系统的开发第94-100页
     ·实验原理第96-97页
     ·Simulink-LabVIEW 的连接第97-98页
     ·LabVIEW-CompactDAQ 的连接第98-100页
     ·传动实验台及周边仪器配置第100页
   ·TVD 控制算法硬件在环实验及结果的分析与对比第100-108页
     ·双移线工况下的硬件在环仿真分析第100-103页
     ·蛇形工况下的硬件在环仿真分析第103-108页
   ·本章小结第108-109页
全文结论与建议第109-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17-118页
致谢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城市工况的LPG公交车用发动机动力性能研究
下一篇:汽车ABS高性能化的分析与仿真--基于时间间隔的汽车ABS控制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