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太原市大气降水中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1.1 研究背景第8页
    1.2 大气沉降第8-9页
        1.2.1 干湿沉降概况第8-9页
        1.2.2 干湿沉降的收集方法第9页
    1.3 氮、硫沉降研究进展第9-10页
        1.3.1 大气氮、硫沉降概念第9-10页
        1.3.2 大气氮、硫沉降来源第10页
        1.3.3 大气氮、硫沉降研究现状第10页
    1.4 重金属沉降研究进展第10-14页
        1.4.1 重金属的污染特征第10-11页
        1.4.2 重金属的来源第11-12页
        1.4.3 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第12页
        1.4.4 重金属的危害第12-13页
        1.4.5 重金属沉降研究现状第13-14页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4-15页
    1.6 研究内容第15页
    1.7 本研究创新点第15-16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6-22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16页
    2.2 样品的采集第16-17页
    2.3 样品的分析第17-19页
    2.4 数据的处理第19-22页
        2.4.1 湿沉降通量的计算第19页
        2.4.2 富集因子的计算第19-20页
        2.4.3 来源分析第20-22页
第三章 降水中氮、硫污染特征第22-30页
    3.1 降水量、p H值和电导率第22-24页
    3.2 阴阳离子第24-28页
        3.2.1 离子平衡第24-25页
        3.2.2 离子浓度及变化特征第25-26页
        3.2.3 离子湿沉降通量及其变化特征第26-28页
        3.2.4 氮、硫污染特征第28页
    3.3 本章小结第28-30页
第四章 降水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第30-40页
    4.1 降水中重金属的浓度水平第30-33页
    4.2 两相分布特征第33-35页
    4.3 降水中重金属沉降通量第35-38页
        4.3.1 重金属湿沉降通量及其变化特征第35-37页
        4.3.2 重金属湿沉降通量影响因素第37-38页
    4.4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五章 降水中氮、硫和重金属的来源分析第40-48页
    5.1 相关性分析第40-41页
        5.1.1 降水中水溶性离子相关性分析第40页
        5.1.2 降水中重金属元素相关性分析第40-41页
    5.2 富集因子分析第41-43页
        5.2.1 降水中主要离子富集因子第41-42页
        5.2.2 降水中重金属富集因子第42-43页
    5.3 PMF分析第43-45页
    5.4 后向轨迹分析第45-47页
    5.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六章 降水中重金属污染评价第48-52页
    6.1 地积累指数法第48页
    6.2 潜在生态指数法第48-50页
    6.3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52-54页
    7.1 结论第52-53页
    7.2 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1页
致谢第61-62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部件管理系统开发及关键问题研究
下一篇:公路资产信息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