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起重机械与运输机械论文--装卸机械论文--装载机论文

装载机板焊桥壳的残余应力分析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4页
    1.1 课题研究的工程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装载机板焊桥壳的发展趋势第11-14页
        1.2.1 驱动桥壳简介第11-12页
        1.2.2 驱动桥壳的制造工艺第12-14页
    1.3 残余应力文献资料综述第14-22页
        1.3.1 残余应力的定义与分类第14-15页
        1.3.2 残余应力的产生第15-16页
        1.3.3 焊接残余应力概述第16页
        1.3.4 残余应力的测试第16-19页
        1.3.5 残余应力的消减第19-20页
        1.3.6 X 射线应力测定仪的介绍及使用方法第20-22页
    1.4 国内外残余应力研究进展第22-24页
第2章 焊接残余应力的数值仿真第24-37页
    2.1 焊接过程应力应变场的模拟分析第24-26页
        2.1.1 焊接应力场的计算方法第24页
        2.1.2 焊接应力场的分析第24-25页
        2.1.3 定义边界条件和施加载荷第25页
        2.1.4 求解计算第25页
        2.1.5 焊缝区域金属熔敷及凝固模拟第25-26页
    2.2 有限元分析模型构建第26-28页
    2.3 材料的热物理性能及力学性能参数的设定第28-31页
    2.4 热源模型的选取与加载第31-32页
        2.4.1 热源模型的选取第31-32页
        2.4.2 热源加载第32页
    2.5 边界条件的设置第32页
    2.6 焊接温度场与焊接残余应力场分析计算结果第32-36页
        2.6.1 焊接温度场第32-33页
        2.6.2 焊接残余应力分析计算结果第33-36页
    2.7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残余应力影响的研究第37-47页
    3.1 焊接工艺参数的主要内容第37-38页
    3.2 实验研究工艺参数对残余应力的影响第38-46页
        3.2.1 检测方案第40页
        3.2.2 X 射线应力检测方法第40-41页
        3.2.3 检测结果第41-43页
        3.2.4 测试结果的综合分析第43-46页
    3.3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4章 装载机板焊桥壳残余应力实验测试第47-53页
    4.1 装载机板焊桥壳生产工艺流程第47页
    4.2 装载机板焊桥壳应力测试方法的探讨第47-48页
    4.3 X 射线检测冲焊桥壳应力大小及分布第48-51页
        4.3.1 检测方案第48-49页
        4.3.2 X 射线应力检测方法第49-50页
        4.3.3 检测结果第50页
        4.3.4 检测结果分析及讨论第50-51页
    4.4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5章 装载机板焊桥壳残余应力消减方法的研究第53-58页
    5.1 残余应力消减方法分类与介绍第53-55页
    5.2 实验桥壳的生产第55页
    5.3 桥壳喷丸处理第55页
    5.4 X 射线检测冲焊桥壳应力第55-57页
        5.4.1 检测方案第55页
        5.4.2 检测结果第55-56页
        5.4.3 检测结果分析对比及讨论第56-57页
    5.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8-60页
    6.1 结论第58页
    6.2 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塔式起重机疲劳分析及优化设计
下一篇:装载机动臂设计及制造一体化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