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本文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 塔式起重机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1.4 研究所面临的问题 | 第12-13页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疲劳理论分析方法 | 第14-21页 |
2.1 疲劳理论 | 第14-15页 |
2.2 疲劳分析及概念 | 第15-16页 |
2.3 塔机的疲劳类型 | 第16-17页 |
2.4 塔式起重机疲劳分析方法 | 第17-19页 |
2.4.1 静强度设计方法 | 第17页 |
2.4.2 无限寿命设计方法 | 第17-18页 |
2.4.3 名义应力有限寿命设计法 | 第18-19页 |
2.5 材料疲劳极限的确定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有限元理论与 MSC.Fatigue 软件 | 第21-29页 |
3.1 引言 | 第21页 |
3.2 有限元法 | 第21-23页 |
3.2.1 有限元法的基本概念 | 第21-22页 |
3.2.2 ANSYS 基本原理 | 第22-23页 |
3.3 MSC.FATIGUE 疲劳分析软件 | 第23-25页 |
3.3.1 简介 | 第23-24页 |
3.3.2 MSC.Fatigue 主要特征 | 第24页 |
3.3.3 MSC.FATIGUE 软件的使用 | 第24-25页 |
3.4 如何使用 MSC.Fatigue 进行疲劳分析 | 第25-27页 |
3.4.1 创建载荷谱块 | 第25-26页 |
3.4.2 进行疲劳分析 | 第26-2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基于 ANSYS 的塔式起重机建模及静力分析 | 第29-38页 |
4.1 有限元在疲劳计算中的应用 | 第29页 |
4.2 塔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9-34页 |
4.2.1 QTZ4010 塔机基本参数: | 第30-32页 |
4.2.2 单元类型的选择 | 第32-33页 |
4.2.3 塔机的有限元建模 | 第33-34页 |
4.3 典型工况的静力学分析 | 第34-38页 |
第五章 塔式起重机疲劳载荷时间历程 | 第38-50页 |
5.1 引言 | 第38页 |
5.2 循环载荷时间历程 | 第38-43页 |
5.2.1 实际观测方法 | 第38-39页 |
5.2.2 观测数据分析 | 第39-40页 |
5.2.3 正态参确定数的 | 第40-41页 |
5.2.4 循环载荷时间历程 | 第41-43页 |
5.3 冲击载荷时间历程 | 第43-49页 |
5.3.1 瞬态分析原理 | 第43-44页 |
5.3.2 塔式起重机动态工况计算 | 第44-45页 |
5.3.3 冲击载荷计算 | 第45-4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六章 塔机疲劳寿命研究及结构优化 | 第50-56页 |
6.1 引言 | 第50页 |
6.2 材料疲劳属性 | 第50-51页 |
6.3 塔式起重机疲劳寿命计算方法 | 第51-53页 |
6.4 塔式起重机结构优化设计 | 第53-55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第56-59页 |
7.1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56-57页 |
7.2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57页 |
7.3 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