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绪论 | 第8-15页 |
| 1.1 研究问题和意义 | 第8-11页 |
| 1.1.1 研究问题 | 第8-9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1.3 研究内容和线索 | 第14-15页 |
| 2 六种爱的观点及瓦戈纳的评价 | 第15-32页 |
| 2.1 关于爱的六种观点 | 第15-26页 |
| 2.1.1 柏拉图式的爱——会饮篇和斐德罗篇 | 第16-17页 |
| 2.1.2 基督教式的爱——从圣经创世纪第1章到哥林多前书第13章 | 第17-19页 |
| 2.1.3 浪漫的爱——特里斯丹与伊瑟、阿伯拉与哀绿绮思 | 第19-20页 |
| 2.1.4 道德式的爱——伊曼努尔·康德和索伦·奥贝·克尔凯郭尔 | 第20-21页 |
| 2.1.5 爱是一种权力斗争——萨特和黑格尔 | 第21-24页 |
| 2.1.6 爱是平等个体间的相互关系——亚里士多德和露丝·伊利格瑞 | 第24-26页 |
| 2.2 瓦戈纳的评价 | 第26-32页 |
| 2.2.1 柏拉图式的爱 | 第26-27页 |
| 2.2.2 基督教式的爱 | 第27页 |
| 2.2.3 浪漫的爱 | 第27-28页 |
| 2.2.4 道德式的爱 | 第28-29页 |
| 2.2.5 爱是一种权力斗争 | 第29-30页 |
| 2.2.6 爱是平等个体间的相互关系 | 第30-32页 |
| 3 瓦戈纳的观点及其辩护 | 第32-37页 |
| 3.1 瓦戈纳的观点 | 第32-35页 |
| 3.1.1 一种前理论直觉——爱就是在对方那里找到自己 | 第32-33页 |
| 3.1.2 关系相对主义 | 第33-35页 |
| 3.2 辩护 | 第35-37页 |
| 4 对瓦戈纳理论的评价 | 第37-43页 |
| 4.1 研究方法 | 第37-38页 |
| 4.2 观点内容 | 第38-40页 |
| 4.3 理论比较 | 第40-43页 |
| 5 总结 | 第43-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