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田水利论文--排灌工程论文--排灌机械与设备论文

微孔陶瓷灌水器开发与应用基础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34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第16-17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第17-31页
        1.2.1 地下灌溉研究进展第17-26页
        1.2.2 陶罐灌溉研究进展第26-31页
    1.3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31页
    1.4 研究内容第31-32页
        1.4.1 微孔陶瓷灌水器制备与性能研究第31-32页
        1.4.2 微孔陶瓷灌水器出流机理研究第32页
        1.4.3 陶瓷灌水器应用关键技术参数适宜取值确定第32页
        1.4.4 微孔陶瓷灌水器田间应用效果研究第32页
    1.5 技术路线第32-34页
第二章 微孔陶瓷灌水器制备与性能第34-56页
    2.1 制备灌水器的微孔陶瓷材料配方第34-44页
        2.1.1 粘土基微孔陶瓷材料配方第34-39页
        2.1.2 砂基微孔陶瓷材料配方第39-44页
    2.2 微孔陶瓷灌水器结构设计与水力性能第44-54页
        2.2.1 旁通式微孔陶瓷灌水器第44-49页
        2.2.2 管间式微孔陶瓷灌水器第49-52页
        2.2.3 微孔陶瓷贴片式滴灌管第52-54页
    2.3 小结第54-56页
第三章 微孔陶瓷灌水器出流机理第56-83页
    3.1 微孔陶瓷灌水器与地下滴灌带出流特性对比第56-64页
        3.1.1 材料与方法第56-58页
        3.1.2 结果与分析第58-64页
    3.2 无压条件下微孔陶瓷灌水器出流特性第64-72页
        3.2.1 理论模型第64-66页
        3.2.2 模型验证第66-72页
    3.3 微压条件下微孔陶瓷灌水器出流特性第72-81页
        3.3.1 理论模型第72-75页
        3.3.2 模型验证第75-81页
    3.4 本章小结第81-83页
第四章 微孔陶瓷灌水器应用参数确定第83-110页
    4.1 微孔陶瓷根灌土壤水分运动模型第83-95页
        4.1.1 针对林果作物的点源灌溉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模型第83-90页
        4.1.2 针对蔬菜作物的线源灌溉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模型第90-95页
    4.2 不同土壤中微孔陶瓷灌水器土壤水分运动特性第95-104页
        4.2.1 点源灌溉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特性第96-101页
        4.2.2 线源灌溉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特性第101-104页
    4.3 针对不同作物的微孔陶瓷灌水器技术参数确定第104-108页
        4.3.1 针对林果作物的微孔陶瓷灌水器技术参数确定第104-107页
        4.3.2 针对蔬菜作物的微孔陶瓷灌水器技术参数确定第107-108页
    4.4 本章小结第108-110页
第五章 微孔陶瓷根灌田间应用效果第110-129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111-115页
        5.1.1 试验地情况第111-112页
        5.1.2 试验地土壤参数第112页
        5.1.3 试验设计第112-113页
        5.1.4 数据采集方法第113-115页
        5.1.5 数据分析第115页
    5.2 结果分析第115-125页
        5.2.1 气象数据第115-117页
        5.2.2 苹果生长指标变化第117-119页
        5.2.3 苹果果实指标的变化第119-120页
        5.2.4 苹果品质指标变化第120-121页
        5.2.5 苹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第121-123页
        5.2.6 苹果果实品质综合评价第123-125页
    5.3 讨论第125-128页
        5.3.1 苹果地平均含水率随时间变化第125-127页
        5.3.2 苹果地垂直含水率变化特征第127-128页
    5.4 本章小结第128-129页
第六章 主要结论、进展及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29-134页
    6.1 主要结论第129-131页
    6.2 主要进展与创新点第131-132页
        6.2.1 主要进展第131-132页
        6.2.2 创新点第132页
    6.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32-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47页
附录第147-156页
致谢第156-159页
作者简介第159-161页

论文共1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力发电系统瞬态动力学建模与稳定性分析
下一篇:果皮及其生物炭对沙土和黄土生化性质、温室气体排放和植被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