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12页 |
2 我国劳务派遣法律规制偏差之表现 | 第12-19页 |
2.1 价值取向之偏差 | 第12-13页 |
2.2 规制手段之偏差——管制与放松之失衡 | 第13-17页 |
2.2.1 管制缺位之处 | 第13-16页 |
2.2.2 管制越位之处 | 第16-17页 |
2.3 法律规制之失效——劳务派遣的非正常繁荣 | 第17-19页 |
3 管制与放松之平衡:劳务派遣规制的国外经验借鉴 | 第19-27页 |
3.1 美国经验的借鉴 | 第19-20页 |
3.1.1 放松之体现 | 第19页 |
3.1.2 管制之体现 | 第19-20页 |
3.2 德国经验的借鉴 | 第20-23页 |
3.2.1 放松之体现 | 第21-22页 |
3.2.2 管制之体现 | 第22-23页 |
3.3 日本经验的借鉴 | 第23-25页 |
3.3.1 放松之体现 | 第23-24页 |
3.3.2 管制之体现 | 第24-25页 |
3.4 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25-27页 |
4 我国劳务派遣法律规制偏差之矫正——管制与放松之平衡 | 第27-42页 |
4.1 劳务派遣本质与价值再认识 | 第27-29页 |
4.1.1 弹性用工之本质 | 第27-28页 |
4.1.2 存在价值分析 | 第28-29页 |
4.2 管制待加强之处 | 第29-37页 |
4.2.1 派遣机构资质的提高 | 第29-30页 |
4.2.2 合理规范劳务派遣的适用范围 | 第30-31页 |
4.2.3 完善雇主责任制度 | 第31-32页 |
4.2.4 落实同工同酬原则 | 第32-33页 |
4.2.5 用工单位退回劳动者的制度完善 | 第33-36页 |
4.2.6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强化 | 第36-37页 |
4.3 管制待放松之处 | 第37-38页 |
4.3.1 限制比例的放松 | 第37-38页 |
4.3.2 两年以上劳动合同订立要求的取消 | 第38页 |
4.4 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 | 第38-42页 |
4.4.1 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 第38-40页 |
4.4.2 行政监管制度的完善 | 第40-42页 |
5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作者简历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