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增程式燃料电池电动物流车动力系统匹配与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1章 绪论第12-25页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2-14页
        1.1.1 课题的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13-14页
    1.2 燃料电池系统概述第14-17页
        1.2.1 燃料电池发展现状第14-15页
        1.2.2 燃料电池的分类第15-16页
        1.2.3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6-17页
    1.3 氢燃料电池汽车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第17-23页
        1.3.1 氢燃料电池汽车国内外发展第17-21页
        1.3.2 国内外增程式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究现状第21-23页
    1.4 论文研究内容第23页
    1.5 本章小结第23-25页
第2章 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分析第25-33页
    2.1 动力系统结构第25-28页
        2.1.1 串联式动力系统第25-26页
        2.1.2 并联式动力系统第26-27页
        2.1.3 混联式动力系统第27-28页
    2.2 驱动电机系统第28-29页
    2.3 动力电池系统第29-30页
    2.4 增程器发电系统第30-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3章 动力系统匹配方案分析第33-44页
    3.1 车辆动力学问题分析第33-34页
    3.2 整车传动比匹配第34-36页
        3.2.1 传动系最小传动比的选择第35页
        3.2.2 传动系最大传动比的选择第35-36页
    3.3 驱动电机参数匹配第36-39页
        3.3.1 驱动电机的转速第36页
        3.3.2 驱动电机的功率第36-38页
        3.3.3 驱动电机的转矩第38页
        3.3.4 驱动电机的额定电压第38页
        3.3.5 驱动电机参数整理第38-39页
    3.4 动力电池参数匹配第39-41页
        3.4.1 锂电池组的容量第40页
        3.4.2 锂电池模块数目第40-41页
    3.5 燃料电池增程器参数匹配第41-42页
        3.5.1 燃料电池输出功率选择第41-42页
        3.5.2 储氢参数的选择第42页
    3.6 匹配方案仿真测试第42-43页
    3.7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4章 动力系统模型搭建第44-52页
    4.1 模型搭建的意义及方法第44-45页
    4.2 动力系统模型部件第45-51页
        4.2.1 驾驶员模型第45-46页
        4.2.2 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器模型第46-48页
        4.2.3 锂电池模型第48-49页
        4.2.4 燃料电池模型第49-51页
    4.3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5章 能量管理控制策略分析研究第52-64页
    5.1 能量管理策略研究第52-56页
        5.1.1 On/Off控制策略第52-53页
        5.1.2 带有模糊逻辑的功率跟随控制策略第53-56页
    5.2 循环工况的选择第56页
    5.3 离线仿真分析第56-59页
    5.4 转鼓实验验证第59-63页
    5.5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6章 结论第64-66页
    6.1 全文总结第64页
    6.2 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模块协同搬运集装箱系统研究
下一篇:基于车路协同的车辆换道行为及其驾驶辅助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