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0页 |
1.1 引言 | 第11-16页 |
1.1.1 复合轧辊的用途及发展历程 | 第11页 |
1.1.2 复合轧辊包覆层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1.3 复合轧辊辊芯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1.4 复合轧辊今后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 第15-16页 |
1.2 Fe-Cr-B合金及Fe-Cr-B合金复合轧辊的研究现状 | 第16-24页 |
1.2.1 Fe-Cr-B合金的特点 | 第16-20页 |
1.2.2 Fe-Cr-B合金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第20-22页 |
1.2.3 Fe-Cr-B合金复合轧辊的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1.2.4 国内外复合轧辊制备工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23-24页 |
1.3 中锰Fe-Cr-B合金的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1.3.1 合金元素Mn对铁基合金组织和性能影响的研究 | 第24-25页 |
1.3.2 Mn元素在铁基合金中的应用 | 第25页 |
1.3.3 中锰Fe-Cr-B合金及其复合轧辊的研究现状 | 第25页 |
1.4 42CrMo低合金钢的研究现状 | 第25-28页 |
1.4.1 42CrMo低合金钢的成分特点、组织特点和性能特点 | 第25-27页 |
1.4.2 42CrMo低合金钢的应用现状 | 第27-28页 |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8页 |
1.5.1 论文研究的目的 | 第28页 |
1.5.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28页 |
1.6 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8-30页 |
1.6.1 揭示中锰Fe-Cr-B/42CrMo复合轧辊包覆层的凝固组织特征 | 第28-29页 |
1.6.2 揭示中锰Fe-Cr-B/42CrMo复合轧辊复合界面的组织特征 | 第29-30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 第30-39页 |
2.1 中锰Fe-Cr-B合金/42CrMo复合轧辊的制备 | 第30-33页 |
2.1.1 制备复合轧辊的原材料、设备以及工艺 | 第30-32页 |
2.1.2 复合轧辊的制备工艺 | 第32-33页 |
2.2 试样的制备及热处理工艺 | 第33-35页 |
2.2.1 金相试样的制备 | 第33页 |
2.2.2 力学性能试样的制备 | 第33-34页 |
2.2.3 热处理工艺 | 第34-35页 |
2.3 显微组织观察及分析方法 | 第35-37页 |
2.3.1 光学金相组织观察 | 第35-36页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镜(SEM)组织观察 | 第36页 |
2.3.3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6-37页 |
2.4 力学性能测试 | 第37页 |
2.4.1 冲击韧性试验 | 第37页 |
2.4.2 硬度测试 | 第3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中锰Fe-Cr-B/42CrMo包覆层组织和性能的研究 | 第39-53页 |
3.1 中锰Fe-Cr-B/42CrMo包覆层组织观察及分析 | 第39-42页 |
3.1.1 中锰Fe-Cr-B合金包覆层显微组织特征 | 第39-41页 |
3.1.2 中锰Fe-Cr-B合金包覆层显微组织的形成机理分析 | 第41-42页 |
3.2 从包覆层表面至复合界面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变化规律 | 第42-45页 |
3.3 锰含量变化对包覆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45-48页 |
3.4 热处理对包覆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48-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中锰Fe-Cr-B合金/42CrMo复合轧辊的复合界面组织和性能研究 | 第53-65页 |
4.1 复合轧辊复合界面显微组织观察与分析 | 第53-57页 |
4.1.1 复合界面的显微组织特征 | 第53-56页 |
4.1.2 复合界面组织形态形成机理分析 | 第56-57页 |
4.2 锰含量变化对复合界面的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57-59页 |
4.3 热处理对复合界面的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59-64页 |
4.3.1 淬火对复合轧辊界面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59-61页 |
4.3.2 回火对复合轧辊界面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61-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5.1 结论 | 第65-66页 |
5.2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