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中国电影现实题材的类型化探索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文献综述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1.3 研究对象 | 第9-10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2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中的现实关切 | 第12-16页 |
2.1 非类型电影中的现实表达 | 第12页 |
2.2 类型电影中的现实关切 | 第12-16页 |
2.2.1 犯罪事件下的人性探欲 | 第12-14页 |
2.2.2 平民生活的人性关怀 | 第14页 |
2.2.3 复杂生活里的情感困惑 | 第14-16页 |
3 现实题材与类型融合机制探索 | 第16-24页 |
3.1 现实题材类型片的认同机制 | 第16-19页 |
3.1.1 情感共鸣引发认同机制 | 第17-18页 |
3.1.2 现实映射度 | 第18-19页 |
3.2 现实题材类型表现的两种改编 | 第19-24页 |
3.2.1 真实事件的类型化改编 | 第19-22页 |
3.2.2 社会问题剧的类型改编 | 第22-24页 |
4 现实题材的类型片创作策略 | 第24-41页 |
4.1 警匪片改编策略 | 第24-27页 |
4.1.1 叙事策略 | 第25-26页 |
4.1.2 警匪片的心理期待 | 第26-27页 |
4.1.3 真实与艺术化的人物处理 | 第27页 |
4.2 犯罪片叙事创作新探索 | 第27-31页 |
4.2.1 戏剧性背景 | 第28-29页 |
4.2.2 非线性叙事分析——以《心迷宫》为例 | 第29-31页 |
4.3 动作片真实人物的类型化处理 | 第31-33页 |
4.3.1 真实人物的性格塑造 | 第32-33页 |
4.3.2 《西风烈》人物原型的类型化 | 第33页 |
4.4 喜剧片人物设定与喜剧关联 | 第33-38页 |
4.4.1 人物——叙事——类型 | 第34-36页 |
4.4.2 荒诞现实与黑色幽默 | 第36-38页 |
4.5 类型与反类型平衡 | 第38-41页 |
4.5.1 警匪模式下的悬念设定 | 第39页 |
4.5.2 反单一面向的人物设定 | 第39-41页 |
5 结语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 | 第45-46页 |
A.参考影片 | 第45-46页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