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传感器的应用论文

基于IPv6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策略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课题来源、背景及意义第9-12页
        1.1.1 WSNs基本概念与特点第9-11页
        1.1.2 WSNs关键技术第11-12页
        1.1.3 课题研究意义第12页
    1.2 路由技术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1 WSNs路由策略第13页
        1.2.2 WSNs路由问题第13-14页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工作第14-15页
    1.4 论文的组织及结构第15-16页
    1.5 本章小结第16-17页
第2章 WSNs路由协议及6LoWPAN适配方案第17-31页
    2.1 引言第17页
    2.2 路由协议第17-23页
        2.2.1 WSNs路由能耗分析第17-18页
        2.2.2 平面型路由协议第18-20页
        2.2.3 分簇路由协议第20-23页
    2.3 分簇路由算法性能指标第23-24页
    2.4 6LoWPAN相关技术第24-29页
        2.4.1 IPv6技术第25-26页
        2.4.2 IEEE802.15.4技术第26-28页
        2.4.3 6LoWPAN适配层方案第28-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3章 基于RPL的非均匀密度分簇路由策略第31-49页
    3.1 引言第31页
    3.2 RPL路由协议研究第31-34页
        3.2.1 RPL路由算法概述第31-32页
        3.2.2 RPL路由策略第32-34页
        3.2.3 RPL环路避免和路由修复第34页
    3.3 基于RPL的非均匀密度分簇路由策略(R-HDCR)第34-43页
        3.3.1 问题描述第35页
        3.3.2 系统模型与定义第35-36页
        3.3.3 R-HDCR算法描述第36-41页
        3.3.4 基于T-范数的簇头选举算法第41-43页
    3.4 R-HDCR路由策略报文设计第43-46页
        3.4.1 控制信息报文设计第43-45页
        3.4.2 非均匀分簇结构表设计第45-46页
    3.5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第46-48页
        3.5.1 仿真环境第46页
        3.5.2 算法性能分析第46-48页
    3.6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基于R-HDCR的WSNs应用系统平台实现第49-61页
    4.1 引言第49页
    4.2 相关技术说明第49-52页
        4.2.1 Contiki物联网操作系统第49-50页
        4.2.2 CoAP应用层协议第50-51页
        4.2.3 6LBR开源边界路由解决方案第51-52页
    4.3 应用系统平台设计第52-57页
        4.3.1 6LoWPAN传感节点设计第53-54页
        4.3.2 6LBR嵌入式网关设计第54-55页
        4.3.3 上位机系统设计第55-57页
    4.4 系统测试与应用第57-60页
        4.4.1 IPv6点对点通信测试第58-59页
        4.4.2 R-HDCR路由组网测试第59-60页
    4.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4页
    5.1 工作总结第61-62页
    5.2 工作展望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谢第68-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类级联系统执行器故障的自适应诊断
下一篇:基于meshSIFT特征和卷积神经网络的三维人脸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