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陆路、公路运输经济论文--中国陆路、公路运输经济论文

河源市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3-16页
        1.3.1 国外文献综述第13-14页
        1.3.2 国内文献综述第14-16页
        1.3.3 国内外文献评价第16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19页
        1.4.1 研究思路第16-17页
        1.4.2 研究方法第17-19页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9-22页
    2.1 基本概念界定第19-20页
        2.1.1 农村公路第19页
        2.1.2 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第19页
        2.1.3 乡村振兴战略第19-20页
    2.2 相关基础理论第20-22页
        2.2.1 纵向一体化理论第20页
        2.2.2 公共产品理论第20-21页
        2.2.3 公共财政理论第21-22页
第三章 河源市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现状第22-41页
    3.1 河源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第22-25页
        3.1.1 地理区位第22页
        3.1.2 农村经济第22-24页
        3.1.3 农村社会第24-25页
    3.2 河源市农村公路建管养运状况第25-32页
        3.2.1 建设状况第26-29页
        3.2.2 管理状况第29页
        3.2.3 养护状况第29-31页
        3.2.4 运营状况第31-32页
    3.3 当前存在的发展障碍及问题第32-35页
        3.3.1 管理联动意识不够明确第32-33页
        3.3.2 规划尚未统一第33-34页
        3.3.3 各部门行动不尽协调第34页
        3.3.4 环节缺乏衔接第34-35页
        3.3.5 养运成效有待加强第35页
    3.4 发展问题成因分析第35-41页
        3.4.1 当前体制机制较为滞后第35-36页
        3.4.2 项目前期资金规划不足第36-37页
        3.4.3 运维技术支撑乏力第37-38页
        3.4.4 考评指标失当第38-39页
        3.4.5 产业外围社会环境欠佳第39-41页
第四章 国内外实践及经验借鉴第41-46页
    4.1 国外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的实践及经验第41-42页
        4.1.1 瑞典公司化养护模式第41页
        4.1.2 英国三级管理体制养护模式第41-42页
    4.2 国内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的实践及经验第42-44页
        4.2.1 四川华蓥市: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发展第42-43页
        4.2.2 贵州纳雍县:“建养一体化”破解“一年修、二年丢”第43-44页
    4.3 对河源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的经验借鉴第44-46页
第五章 河源市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对策建议第46-57页
    5.1 制定全市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规划第46-48页
        5.1.1 确立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理念第46-47页
        5.1.2 完善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规划第47页
        5.1.3 因地制宜地科学规划市域县乡村公路路网密度第47-48页
    5.2 健全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长效机制第48-50页
        5.2.1 树立政府主导、社会联动的农村公路发展理念第48页
        5.2.2 建立以政府牵头为基础的组织机制第48-49页
        5.2.3 围绕财政,优化筹资机制第49页
        5.2.4 建立“政府监督、行业负责、专群结合”的管理机制第49页
        5.2.5 明确以分级负责为基础的养护机制第49-50页
        5.2.6 客运机制优先实行统筹规划第50页
    5.3 补齐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的技术短板第50-52页
        5.3.1 树立标准建路、科技兴路与人才管路的理念第50-51页
        5.3.2 按标准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第51页
        5.3.3 夯实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各环节的科技支柱第51页
        5.3.4 培养和引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所需人才第51-52页
    5.4 推行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项目绩效评价第52-54页
        5.4.1 确立农村生态公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第52页
        5.4.2 建立符合农村生态公路要求的评估指标体系第52-53页
        5.4.3 建立畅通、快捷的信息管理和反馈机制第53-54页
        5.4.4 实行严格的评估效果奖惩制度第54页
    5.5 明确河源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职能第54-57页
        5.5.1 市县乡各级政府的角色定位及其作用第55页
        5.5.2 市县乡发改部门的角色定位及其作用第55页
        5.5.3 市县乡土地部门的角色定位及其作用第55页
        5.5.4 市县乡财政部门的角色定位及其作用第55-56页
        5.5.5 市县乡交通部门的角色定位及其作用第56页
        5.5.6 市县乡交警部门的角色定位及其作用第56-57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前景展望第57-59页
    6.1 研究结论第57页
    6.2 创新与不足第57-58页
    6.3 进一步工作方向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附录第63-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6-67页
附件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共危机管理视角下的航班延误管理--以W机场为例
下一篇:高铁司机培养体系研究--以S机务段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