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1-16页 |
1.1.1 国内水电行业现状及前景 | 第11-13页 |
1.1.2 国内水电制造业发展历史及现状前景 | 第13-16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2.1 世界上水电产品质量的管控现状 | 第16-17页 |
1.2.2 国内水电产品质量的管控现状 | 第17-19页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9页 |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第19-23页 |
1.4.1 研究对象 | 第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3 论文结构框架 | 第20-23页 |
第2章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理论 | 第23-33页 |
2.1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的基本概述 | 第23-25页 |
2.1.1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的发展背景及应用现状 | 第23-24页 |
2.1.2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的典型应用标准 | 第24-25页 |
2.2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的原理与应用分类 | 第25-27页 |
2.2.1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的原理及作用 | 第25-26页 |
2.2.2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的应用分类 | 第26-27页 |
2.3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的步骤 | 第27-32页 |
2.3.1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的具体流程 | 第28-30页 |
2.3.2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的注意事项 | 第30-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H公司水电产品质量管理的过程FMEA分析 | 第33-83页 |
3.1 H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简介 | 第33-36页 |
3.2 H公司水电产品质量管理概况 | 第36-38页 |
3.2.1 水电产品的生产流程 | 第36-37页 |
3.2.2 质量控制流程 | 第37-38页 |
3.3 产品质量缺陷情况 | 第38-39页 |
3.4 过程FMEA | 第39-75页 |
3.4.1 结合公司产品特性的FMEA编制规范 | 第42-45页 |
3.4.2 生产过程要求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 第45-56页 |
3.4.3 失效后果的影响度分析 | 第56-60页 |
3.4.4 失效原因和发生度的分析与确定 | 第60-67页 |
3.4.5 失效原因的检出体系与检出度分析 | 第67-71页 |
3.4.6 分析顺序数的计算与分析 | 第71-75页 |
3.5 质量控制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结论 | 第75-80页 |
3.5.1 现场作业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能力与素质水平不足 | 第75-76页 |
3.5.2 企业内部管理老化 | 第76-78页 |
3.5.3 产品项目组内部沟通成本过高 | 第78-80页 |
3.5.4 供应商产品质量问题 | 第8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80-83页 |
第4章 H公司水电产品质量管理的过程FMEA改善措施 | 第83-109页 |
4.1 人力资源管理改善 | 第90-95页 |
4.1.1 强化入职教育 | 第90-92页 |
4.1.2 加大公司内部集体培训的力度 | 第92-94页 |
4.1.3 多渠道沟通,合理并广泛采纳员工意见 | 第94-95页 |
4.2 供应商质量管理改善 | 第95-100页 |
4.2.1 优化供应商管理流程 | 第95-97页 |
4.2.2 提高供应商产品质量 | 第97-100页 |
4.3 质量成本意识提高 | 第100-101页 |
4.4 客户满意度提高 | 第101-104页 |
4.4.1 建立维护顾客关系 | 第101-102页 |
4.4.2 建立顾客信息反馈沟通的平台 | 第102-103页 |
4.4.3 管理顾客投诉 | 第103-104页 |
4.5 并行质量工程概念引入 | 第104-10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107-109页 |
第5章 H公司水电产品质量管理的过程FMEA成效分析 | 第109-115页 |
5.1 人力资源改善成效 | 第109-110页 |
5.2 供应商改善成效 | 第110-111页 |
5.3 质量成本意识改善成效 | 第111-112页 |
5.4 顾客满意度改善成效 | 第112-11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3-11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5-117页 |
6.1 结论 | 第115页 |
6.2 展望 | 第115-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1页 |
致谢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