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多相流模型及Mixture模型的研究与发展 | 第12-14页 |
1.2.2 离心泵气液两相流动的研究与发展 | 第14-15页 |
1.2.3 离心泵内湍流流动的研究与发展 | 第15页 |
1.2.4 离心泵内湍流流动瞬时特性的研究与发展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外混式离心泵水力设计 | 第18-28页 |
2.1 自吸泵分类及特点 | 第18-20页 |
2.2 外混式离心泵水力计算 | 第20-27页 |
2.2.1 叶轮水力设计 | 第20-22页 |
2.2.2 涡室水力设计 | 第22-25页 |
2.2.3 回流孔设计 | 第25-26页 |
2.2.4 泵体设计 | 第26-2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外混式离心泵自吸过程数值模拟 | 第28-46页 |
3.1 外混式离心泵数值计算 | 第28-36页 |
3.1.1 三维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 第28-30页 |
3.1.2 多相流模型与湍流模型 | 第30-33页 |
3.1.3 边界条件和求解设置 | 第33-36页 |
3.2 结果分析 | 第36-45页 |
3.2.1 监测面空气体积分数 | 第36-38页 |
3.2.2 离心泵内气水分布 | 第38-42页 |
3.2.3 自吸末期空气体积分数等值面分布 | 第42-43页 |
3.2.4 离心泵内流线分布 | 第43-4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回流孔对自吸特性的影响 | 第46-67页 |
4.1 不同回流孔方案模型 | 第46-47页 |
4.2 不同回流孔方案自吸特性研究 | 第47-66页 |
4.2.1 监测面参数分析 | 第47-49页 |
4.2.2 自吸过程轴面气水分布 | 第49-53页 |
4.2.3 自吸过程中截面气水分布 | 第53-58页 |
4.2.4 自吸末期空气体积分数等值面分布 | 第58-61页 |
4.2.5 离心泵内流线分布 | 第61-6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5章 泵内存液量对自吸特性的影响 | 第67-82页 |
5.1 泵初始液面高度方案 | 第67-68页 |
5.2 不同初始液面高度泵内流动研究 | 第68-81页 |
5.2.1 监测面参数分析 | 第68-70页 |
5.2.2 自吸过程轴面气水分布 | 第70-73页 |
5.2.3 自吸过程中截面气水分布 | 第73-75页 |
5.2.4 自吸末期空气体积分数等值面分布 | 第75-78页 |
5.2.5 离心泵内流线分布 | 第78-8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6章 离心泵外特性试验研究 | 第82-89页 |
6.1 试验装置系统与设计方案 | 第82-84页 |
6.1.1 试验装置系统 | 第82-83页 |
6.1.2 设计方案 | 第83-84页 |
6.2 试验方法 | 第84-85页 |
6.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85-88页 |
6.3.1 水力性能与试验对比 | 第85-86页 |
6.3.2 回流孔面积的影响 | 第86-88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9-91页 |
7.1 总结 | 第89-90页 |
7.2 创新点 | 第90页 |
7.3 展望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