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水域大型钻井平台拖带通航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3.1 受限水域相关研究 | 第10-12页 |
1.3.2 船舶拖航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1.3.3 风险评价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1.3.4 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4-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1.4.2 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拖带方案及拖船配备研究 | 第17-32页 |
2.1 拖船简介 | 第17-19页 |
2.1.1 拖船的种类 | 第17页 |
2.1.2 拖船的性能及其应用 | 第17-19页 |
2.2 钻井平台简介 | 第19-22页 |
2.2.1 钻井平台的分类 | 第19页 |
2.2.2 钻井平台的稳性计算 | 第19-22页 |
2.3 拖带方案的确定 | 第22-25页 |
2.4 拖船配备研究 | 第25-31页 |
2.4.1 拖航阻力估算方法对比分析 | 第25-28页 |
2.4.2 钻井平台的拖航阻力估算方法研究 | 第28-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钻井平台拖带通航尺度研究 | 第32-44页 |
3.1 拖航所需安全富裕水深研究 | 第32-40页 |
3.1.1 现有富裕水深求取方法 | 第32-36页 |
3.1.2 受限水域内拖带作业富裕水深模型构建 | 第36-39页 |
3.1.3 受限水域拖带作业富裕水深计算程序 | 第39-40页 |
3.2 拖航所需通航宽度研究 | 第40-43页 |
3.2.1 现有船舶通航宽度计算方法 | 第40-41页 |
3.2.2 受限水域拖航所需航宽分析 | 第41-42页 |
3.2.3 受限水域拖带作业通航宽度计算程序 | 第42-4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受限水域内钻井平台拖航风险评价 | 第44-62页 |
4.1 风险评价方法的确定 | 第44-48页 |
4.1.1 风险评价方法介绍 | 第44-45页 |
4.1.2 评价方法的确定 | 第45页 |
4.1.3 云模型基本理论 | 第45-48页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8-51页 |
4.2.1 受限水域拖航风险辨识 | 第48-50页 |
4.2.2 评价体系建立原则 | 第50页 |
4.2.3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50-51页 |
4.3 指标分类与量化 | 第51-53页 |
4.3.1 指标分类 | 第51页 |
4.3.2 指标量化 | 第51-53页 |
4.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3-54页 |
4.5 综合评价云模型的建立 | 第54-56页 |
4.5.1 云模型下的评语集 | 第54-55页 |
4.5.2 综合评价云模型 | 第55-56页 |
4.6 拖航风险评价软件开发 | 第56-60页 |
4.6.1 软件设计目标 | 第56页 |
4.6.2 软件构架分析 | 第56-57页 |
4.6.3 评估软件功能实现 | 第57-60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5章 受限水域钻井平台拖带实例分析 | 第62-89页 |
5.1 拖带作业基本概况 | 第62-63页 |
5.2 通航环境分析 | 第63-72页 |
5.2.1 港口现状 | 第63-64页 |
5.2.2 自然环境 | 第64-67页 |
5.2.3 通航环境 | 第67-72页 |
5.2.4 拖航水域分析 | 第72页 |
5.3 拖航方案分析 | 第72-79页 |
5.3.1 “新胜利一号”稳性分析 | 第72-73页 |
5.3.2 拖带方案及拖船配置 | 第73-76页 |
5.3.3 拖带作业通航尺度分析 | 第76-79页 |
5.4 拖航风险评价 | 第79-87页 |
5.4.1 拖航概况 | 第79页 |
5.4.2 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79页 |
5.4.3 评价指标值的获取 | 第79-81页 |
5.4.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81-82页 |
5.4.5 各指标云模型数字特征的求取 | 第82-85页 |
5.4.6 风险云测评图的获得 | 第85-87页 |
5.5 风险防控措施 | 第87-8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89-91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89-90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97-98页 |
附录 A:风险因子评价标准表 | 第98-99页 |
附录 B:风险因子评价表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