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主体性原则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引言第10-21页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选题背景第10页
        2.选题意义第10-11页
    (二) 相关概念解析第11-14页
        1.主体第11-12页
        2.主体性原则第12页
        3.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第12-14页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14-18页
        1.国内研究现状评述第14-18页
        2.国外研究现状评述第18页
    (四) 研究内容与初步方案第18-21页
        1.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第18-19页
        2.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第19-21页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原则的理论来源第21-30页
    (一)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第21-25页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第21-22页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第22-23页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原则第23-25页
    (二) 理论渊源:中国传统德育主体性思想第25-27页
        1.中国古代德育主体性思想第25-26页
        2.中国近代德育主体性思想第26-27页
    (三) 理论借鉴:西方德育主体性思想第27-30页
        1.西方古代德育主体性思想第27-28页
        2.西方近代德育主体性思想第28-30页
二、主体性原则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价值第30-34页
    (一) 有利于重视人文关怀第30-31页
        1.关注点是“现实的人”第30页
        2.着力点是人的合理需要第30-31页
        3.主旨是完善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第31页
    (二) 有利于更新教育理念、模式、目标第31-33页
        1.在教育理念上:由工具化到人本化第31-32页
        2.在教育模式上:由单一性到多样化第32页
        3.在教育目标上:由重“圣人”到重“成人”第32-33页
    (三) 有利于增强实效性第33-34页
        1.实现师生道德素质共进第33页
        2.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第33-34页
三、主体性原则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现状及原因分析第34-45页
    (一) 主体性原则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成果第34-36页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能力得以彰显第34页
        2.大学生的主体性得到重视第34-35页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活动主体性成效初显第35-36页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的现实困境第36-39页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性减弱第36-37页
        2.大学生的主体性流于表面第37-38页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活动整体效果不强第38-39页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缺失的原因分析第39-45页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环境方面的因素第39页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观因素第39-41页
        3.大学生对自身主体性的迷茫第41-42页
        4.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弊端依然存在第42-43页
        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机制不完善第43-45页
四、主体性原则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路径研究第45-58页
    (一)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第45-47页
        1.教师要树立“平等者中的首席”的角色意识第45页
        2.教师要培养“平等者中的首席”的教育理念第45-46页
        3.教师要培养“平等者中的首席”的综合能力第46-47页
    (二) 强化大学生的自觉能动性第47-49页
        1.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第47-48页
        2.在实践活动中塑造大学生的主体能力第48-49页
    (三) 综合运用各种载体第49-51页
        1.发挥校园网文化建设效应第49-50页
        2.加强“双微”平台建设第50-51页
        3.协调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和现代载体第51页
    (四) 创新教学方式第51-55页
        1.以叙事式教学增强主体自主性第52-53页
        2.以体验式教学增强主体能动性第53-54页
        3.以合作式教学增强主体创新性第54-55页
    (五) 完善教学评估机制第55-58页
        1.健全评估对象加强教学评估模式的针对性第55-56页
        2.深化评估内容提高教学评估过程的实践性第56页
        3.拓展评估过程增强教学评估效力的动能性第56-58页
结语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致谢第62-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江西万安县为例
下一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