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2.1 储能在微电网中的应用 | 第11-13页 |
1.2.2 优化配置中的求解方法与运行策略 | 第13-14页 |
1.2.3 优化配置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 应用案例系统描述 | 第17-18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基于随机森林-马尔科夫链的光伏出力时序建模 | 第19-38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光伏出力建模方法 | 第19-21页 |
2.2.1 光伏出力建模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2.2.2 基于相似月的随机森林-马尔科夫链光出力建模 | 第20-21页 |
2.3 基于光电出力波动特征量的分类 | 第21-32页 |
2.3.1 基于k-means的聚类算法 | 第21-23页 |
2.3.2 基于k-means的波动聚类 | 第23-27页 |
2.3.3 基于波动分类的自然月聚类 | 第27页 |
2.3.4 基于随机森林的分类算法 | 第27-30页 |
2.3.5 基于随机森林的天气类型分类 | 第30-32页 |
2.4 基于马尔科夫链的天气转移矩阵 | 第32-33页 |
2.4.1 马尔科夫链的基本原理 | 第32-33页 |
2.4.2 基于波动类别的光伏波动转移矩阵 | 第33页 |
2.5 基于净空模型的光伏发电量计算 | 第33-34页 |
2.5.1 光辐射的净空模型 | 第33-34页 |
2.5.2 光电转换模型 | 第34页 |
2.6 光电出力模拟时间序列 | 第34-36页 |
2.6.1 随机波动的概率分布 | 第34-36页 |
2.6.2 蒙特卡洛抽样生成光伏模拟序列 | 第36页 |
2.7 小结 | 第36-38页 |
第3章 计及并离网两种工况的微电网容量优化配置 | 第38-56页 |
3.1 引言 | 第38页 |
3.2 给定负荷功率情况下的光伏板配置 | 第38-40页 |
3.3 考虑倍率特性的电池建模 | 第40-43页 |
3.4 离网运行储能和柴油机出力建模 | 第43-45页 |
3.5 并网运行储能出力建模 | 第45-46页 |
3.6 容量确定方法 | 第46页 |
3.7 离网运行经济模型 | 第46-48页 |
3.8 并网运行经济模型 | 第48-49页 |
3.9 优化方法 | 第49-51页 |
3.10 微电网容量配置计算界面设计 | 第51-53页 |
3.11 算例分析 | 第53-55页 |
3.12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4章 光储微电网的运行评估 | 第56-69页 |
4.1 引言 | 第56页 |
4.2 评估指标设立的原则 | 第56-57页 |
4.2.1 符合现行规范 | 第56-57页 |
4.2.2 符合SMART准则 | 第57页 |
4.3 指标体系建立 | 第57-60页 |
4.3.1 持续性指标 | 第59页 |
4.3.2 经济性指标 | 第59页 |
4.3.3 安全性指标 | 第59-60页 |
4.3.4 效率性指标 | 第60页 |
4.3.5 交互性指标 | 第60页 |
4.4 基于FAHP确定指标权重 | 第60-67页 |
4.4.1 AHP的步骤 | 第60-62页 |
4.4.2 AHP存在的问题 | 第62页 |
4.4.3 FAHP的基本概念 | 第62-63页 |
4.4.4 FAHP求解微网运行指标权重步骤 | 第63-67页 |
4.5 微电网运行评分 | 第67-68页 |
4.6 小结 | 第68-69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0页 |
5.1 总结 | 第69页 |
5.2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附录-光波分解程序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