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钴—碳基纳米结构的设计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5页
    1.1 引言第9页
    1.2 锂离子电池第9-13页
        1.2.1 锂离子发展历史第9页
        1.2.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第9-10页
        1.2.3 锂离子电池的特点第10-11页
        1.2.4 锂离子电池组成及材料第11-13页
            1.2.4.1 正极材料第11-12页
            1.2.4.2 负极材料第12页
            1.2.4.3 隔膜材料第12页
            1.2.4.4 电解质材料第12-13页
    1.3 锂硫电池第13-15页
        1.3.1 锂硫电池的发展历史第13页
        1.3.2 锂硫电池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第13-14页
        1.3.3 锂硫电池的主要问题第14-15页
            1.3.3.1 充放电终产物导电性差第15页
            1.3.3.2 穿梭效应第15页
            1.3.3.3 体积膨胀第15页
    1.4 锂硫电池电极材料第15-23页
        1.4.1 硫/碳复合材料第15-19页
            1.4.1.1 多孔碳/硫复合材料第16-17页
            1.4.1.2 碳纳米管/硫复合材料第17-18页
            1.4.1.3 碳纳米纤维/硫复合材料第18页
            1.4.1.4 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硫复合材料第18-19页
        1.4.2 硫/聚合物复合电极材料第19-20页
        1.4.3 硫-金属氧化物/硫化物电极材料第20-23页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第23-25页
第二章 硫@钴/碳核壳纳米复合结构的制备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第25-38页
    2.1 引言第25-26页
    2.2 实验药品及仪器第26-28页
        2.2.1 实验药品第26-27页
        2.2.2 实验所需仪器第27-28页
    2.3 实验步骤第28-29页
        2.3.1 材料的制备第28-29页
        2.3.2 表征手段第29页
        2.3.3 锂硫电池性能测试第29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29-36页
    2.5 本章总结第36-38页
第三章 硫@氧化亚钴/碳核壳纳米复合结构的制备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第38-51页
    3.1 引言第38-39页
    3.2 实验药品及仪器第39-41页
        3.2.1 实验药品第39-40页
        3.2.2 实验所需仪器第40-41页
    3.3 实验步骤第41-42页
        3.3.1 材料的制备第41-42页
        3.3.2 表征手段第42页
        3.3.3 锂硫电池性能测试第42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42-49页
    3.5 本章总结第49-51页
第四章 硫@四氧化三钴/碳核壳纳米复合结构的制备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第51-64页
    4.1 引言第51-52页
    4.2 实验药品及仪器第52-54页
        4.2.1 实验药品第52页
        4.2.2 实验所需仪器第52-54页
    4.3 实验步骤第54-55页
        4.3.1 材料的制备第54-55页
        4.3.2 表征手段第55页
        4.3.3 锂硫电池性能测试第55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55-62页
    4.5 本章总结第62-64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6页
    5.1 论文总结第64-65页
    5.2 工作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储能为主电源的虚拟同步微电网容量配置
下一篇:S@C@TiO2@C材料的制备及其锂硫电池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