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绪论 | 第8-15页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三、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四、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一章 信贷风险管理概述 | 第15-28页 |
第一节 信贷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一、信贷资产风险管理 | 第15页 |
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原则 | 第15-16页 |
三、信贷资产风险管理范围 | 第16页 |
四、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的目标与基本要求 | 第16-18页 |
五、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的意义 | 第18-19页 |
六、信贷资产风险管理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巴塞尔协议》概述 | 第20-25页 |
一、《巴塞尔协议》概述 | 第20-21页 |
二、《巴塞尔协议Ⅲ》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三、《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的意义 | 第22-23页 |
四、《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促进作用 | 第23-25页 |
第三节 信贷风险评估方法 | 第25-27页 |
一、专家预测法 | 第25-26页 |
二、综合模糊式评价法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二章 gs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 第28-41页 |
第一节 gs银行简介 | 第28-29页 |
第二节 gs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相关指标分析 | 第29-35页 |
一、存贷款总额变化分析 | 第29-30页 |
二、gs银行不良贷款分析 | 第30-34页 |
三、gs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分析 | 第34-35页 |
第三节 gs银行信贷管理制度分析 | 第35-38页 |
一、内部资本充足评估 | 第35-36页 |
二、资本规划和资本充足率管理计划 | 第36页 |
三、全面风险管理 | 第36-38页 |
第四节 gs银行对信用风险的控制分析 | 第38-40页 |
一、信用风险控制 | 第38-39页 |
二、公司类贷款信用风险控制 | 第39-40页 |
三、个人贷款信用风险控制 | 第40页 |
四、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控制 | 第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gs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及存在问题 | 第41-49页 |
第一节 gs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的构成 | 第41-44页 |
一、合规性建设 | 第41-42页 |
二、信用风险管理 | 第42页 |
三、外部风险控制 | 第42-43页 |
四、操作风险控制 | 第43-44页 |
第二节 gs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44-45页 |
一、“重业绩、轻管理”问题突出 | 第44页 |
二、风险管控机制缺失 | 第44-45页 |
三、内部管理体系与激励机制缺失 | 第45页 |
第三节 gs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问题的成因 | 第45-48页 |
一、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存在问题的内因 | 第45-46页 |
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存在问题的外因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gs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改进与体系构建 | 第49-59页 |
第一节 全面贯彻巴赛尔协议Ⅲ要求 | 第49-52页 |
一、gs银行全面贯彻巴赛尔协议Ⅲ要求 | 第49-50页 |
二、gs银行全面贯彻巴赛尔协议Ⅲ采取的措施 | 第50-52页 |
三、gs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改进 | 第52页 |
第二节 gs银行落实银监会监管的最新要求 | 第52-54页 |
一、突出实体经济在经营策略中的地位 | 第52-53页 |
二、强化责任意识坚持科学管理 | 第53页 |
三、创新管理模式完善防控机制 | 第53页 |
四、坚持关口前移提升管理实效 | 第53-54页 |
第三节 完善gs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 第54-56页 |
一、内控管理突出“以人为本” | 第54页 |
二、制度建设与执行管理协同并进 | 第54-55页 |
三、责任到人实现机制与体制创新 | 第55页 |
四、科学使用信贷评估方法 | 第55-56页 |
五、注重人才培养 | 第56页 |
第四节 加强信贷风险的外部控制 | 第56-58页 |
一、信贷知识与信用文化的普及和提高 | 第56-57页 |
二、严格执行“三化”实现外部信贷安全 | 第57页 |
三、强化信贷管理全过程 | 第57页 |
四、充分开发、利用银行信息资源 | 第57-58页 |
五、通过制度降低操作与道德风险 | 第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