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绪论 | 第7-15页 |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7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7-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1-12页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5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5-23页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15-19页 |
一、授信的概念及原则 | 第15页 |
二、综合授信的概念及原则 | 第15-17页 |
三、授信风险管理的概念及程序 | 第17-19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一、COSO内部控制理论 | 第19-20页 |
二、银行内部控制基本原则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建行H分行授信风险管理现状 | 第23-30页 |
第一节 建行H分行授信组织架构与流程 | 第23-26页 |
一、建行H分行概况 | 第23页 |
二、建行H分行授信组织架构 | 第23-24页 |
三、建行H分行授信业务流程 | 第24-26页 |
第二节 建行H分行授信风险管理制度及其基本情况 | 第26-29页 |
一、授信“三查”制度 | 第26页 |
二、企业评级制度 | 第26-28页 |
三、综合授信管理制度 | 第28页 |
四、授信人员素质 | 第28页 |
五、授信信息系统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建行H分行授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30-39页 |
第一节 建行H分行授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0-36页 |
一、授信风险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二、授信组织结构及业务流程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三、授信财务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 | 第32-35页 |
四、授信风险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建行H分行授信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6-38页 |
一、授信风险管理制度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6页 |
二、授信组织结构及业务流程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6-37页 |
三、授信财务分析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7页 |
四、授信风险管理过程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改善建行H分行授信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39-49页 |
第一节 管理层面的对策建议 | 第39-41页 |
一、加快完善授信风险内部控制制度 | 第39页 |
二、建立全面、全流程的风险管理体系 | 第39-40页 |
三、实施风险管理流程改造,优化考核评价机制 | 第40-41页 |
四、吸纳信贷组合管理,防范信贷风险 | 第41页 |
第二节 操作层面的对策建议 | 第41-45页 |
一、创新信贷分析工具 | 第41-43页 |
二、进一步优化客户评级系统 | 第43页 |
三、建立贷后风险预警体系 | 第43-44页 |
四、加强考核,重视押品条件的风险缓释作用 | 第44-45页 |
第三节 授信管理制度层面的对策建议 | 第45-47页 |
一、进一步提高授信审批的独立性 | 第45页 |
二、加强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授信风险防范 | 第45-46页 |
三、打造一流的客户经理队伍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