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第16-18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3 本文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2.1 核心概念 | 第18-20页 |
2.1.1 创业 | 第18页 |
2.1.2 创业教育 | 第18-19页 |
2.1.3 高校创业教育 | 第19页 |
2.1.4 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辨析 | 第19-20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2.2.1 人职匹配理论 | 第20页 |
2.2.2 三螺旋理论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 | 第22-34页 |
3.1 组织机构 | 第22-24页 |
3.1.1 学生处或就业指导中心负责 | 第22页 |
3.1.2 创新创业领导小组 | 第22-23页 |
3.1.3 商学院等二级单位 | 第23页 |
3.1.4 创业学院 | 第23-24页 |
小结 | 第24页 |
3.2 师资队伍 | 第24-26页 |
3.2.1 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兼职 | 第24-25页 |
3.2.2 工商管理院系老师担任 | 第25页 |
3.2.3 外聘企业家或创业者 | 第25页 |
3.2.4 混合型师资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页 |
3.3 课程设置 | 第26-29页 |
3.3.1 创业学科课程 | 第26-27页 |
3.3.2 创业活动课程 | 第27-29页 |
3.3.3 创业实践课程 | 第29页 |
小结 | 第29页 |
3.4 教学途径 | 第29-32页 |
3.4.1 第一课堂 | 第30页 |
3.4.2 第二课堂 | 第30-31页 |
3.4.3 建设创业实践基地 | 第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3.5 创业教育评价机制 | 第32-34页 |
3.5.1 书面考试 | 第32页 |
3.5.2 课程论文 | 第32-33页 |
3.5.3 小组作业法 | 第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经验借鉴 | 第34-42页 |
4.1 完善的组织机构 | 第34-35页 |
4.1.1 外部管理机构 | 第34页 |
4.1.2 内部管理机构 | 第34-35页 |
4.2 科学的课程设置 | 第35-38页 |
4.2.1 数量充足 | 第35-36页 |
4.2.2 分阶段进行 | 第36-37页 |
4.2.3 模块化设计 | 第37-38页 |
4.3 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 第38-39页 |
4.3.1 专兼职配备合理 | 第38页 |
4.3.2 注重教师培训工作 | 第38-39页 |
4.4 多样化的教学途径 | 第39-41页 |
4.4.1 丰富的创业活动项目 | 第39-40页 |
4.4.2 富有影响力的创业赛事 | 第40-41页 |
4.4.3 有力的孵化器支持 | 第41页 |
4.5 完善的评价体系 | 第41-42页 |
4.5.1 多维度的评价指标 | 第41-42页 |
4.5.2 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 第42页 |
第五章 促进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建议和对策 | 第42-50页 |
5.1 完善创业教育组织机构 | 第43-44页 |
5.1.1 统一创业教育领导机构 | 第43页 |
5.1.2 成立创业教育研究机构 | 第43页 |
5.1.3 建立创业教育管理机构 | 第43-44页 |
5.2 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 第44-45页 |
5.2.1 优化创业教育师资结构 | 第44页 |
5.2.2 健全创业教育教师培训制度 | 第44-45页 |
5.2.3 完善创业教育师资管理制度 | 第45页 |
5.3 积极建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 第45-46页 |
5.3.1 明确创业教育课程培养目标 | 第45-46页 |
5.3.2 建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 第46页 |
5.3.3 加强创业教育教材建设 | 第46页 |
5.4 丰富创业教育教学途径 | 第46-47页 |
5.4.1 转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 | 第47页 |
5.4.2 搭建创业实践平台 | 第47页 |
5.5 建立健全创业教育评价机制 | 第47-50页 |
5.5.1 鼓励多元评价主体的参与 | 第48页 |
5.5.2 确定创业教育评价指标 | 第48页 |
5.5.3 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