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1-20页 |
1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0-27页 |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0-23页 |
1.1.1 土地一级开发 | 第20-21页 |
1.1.2 公私合作(PPP) | 第21-22页 |
1.1.3 政府规制 | 第22-23页 |
1.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1.2.1 公私合作的契约理论分析 | 第23-25页 |
1.2.2 公私合作规制的理论依据 | 第25-27页 |
2 国内土地一级开发现状及模式分析 | 第27-41页 |
2.1 土地一级开发规模与趋势 | 第27-31页 |
2.1.1 全国土地开发规模 | 第27-29页 |
2.1.2 土地开发趋势分析 | 第29-30页 |
2.1.3 土地开发状况小结 | 第30-31页 |
2.2 国内土地一级开发相关政策体系 | 第31-33页 |
2.2.1 国家层面土地一级开发政策体系 | 第31页 |
2.2.2 地方土地一级开发政策体系 | 第31-33页 |
2.2.2.1 北京土地储备和一级开发暂行办法 | 第31页 |
2.2.2.2 昆明市社会资本参与土地一级开发整理项目的现行办法 | 第31-32页 |
2.2.2.3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规范企业参与土地成片开发的通知 | 第32页 |
2.2.2.4 成都市进一步规范社会资本进行一级开发整理意见通知 | 第32-33页 |
2.2.2.5 石家庄市市区土地一级开发暂行办法 | 第33页 |
2.3 土地一级开发模式分析 | 第33-41页 |
2.3.1 土地一级开发主要模式 | 第33-35页 |
2.3.1.1 政府垄断开发模式 | 第33-34页 |
2.3.1.2 代建制-企业主导型开发模式 | 第34页 |
2.3.1.3 公私合作(PPP) | 第34-35页 |
2.3.2 土地一级开发公私合作(PPP)的可行性分析 | 第35-39页 |
2.3.2.1 土地一级开发不同模式的比较 | 第35-36页 |
2.3.2.2 土地一级开发公私合作(PPP)选择的背景分析 | 第36-38页 |
2.3.2.3 土地一级开发公私合作(PPP)选择的路径 | 第38-39页 |
2.3.3 土地一级开发公私合作(PPP)模式的评价 | 第39-41页 |
3 土地一级开发公私合作规制机制的演化博弈分析 | 第41-47页 |
3.1 公私合作规制的演化博弈分析-企业行为 | 第41-43页 |
3.1.1 研究思路 | 第41页 |
3.1.2 前提假设与模型分析 | 第41-43页 |
3.1.3 结论 | 第43页 |
3.2 基于规制承诺的博弈分析-政府行为 | 第43-47页 |
3.2.1 演化博弈下政府部门信用分析 | 第43-44页 |
3.2.2 基于“承诺行动”的政府部门信用分析 | 第44-45页 |
3.2.3 结论 | 第45-47页 |
4 土地一级开发公私合作规制的需求分析及存在的不足 | 第47-52页 |
4.1 土地一级开发公私合作规制的需求分析 | 第47-49页 |
4.1.1 特许经营竞标问题仍需政府规制 | 第47-48页 |
4.1.2 公私合作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 第48页 |
4.1.3 公私合作中的寻租行为 | 第48-49页 |
4.2 土地一级开发公私合作规制存在的不足 | 第49-52页 |
4.2.1 缺乏有效的法规制度支持 | 第49页 |
4.2.2 政府规制承诺的缺失 | 第49-50页 |
4.2.3 政府目标的多重性 | 第50-52页 |
5 完善土地一级开发公私合作的规制措施 | 第52-55页 |
5.1 构建中国PPP法律和制度体系 | 第52-53页 |
5.2 建立政府承诺兑现的保障机制 | 第53-54页 |
5.3 强化信息披露机制,完善土地一级开发制度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