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导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思路及创新 | 第12-16页 |
1.3.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2-13页 |
1.3.2 结构框架 | 第13-14页 |
1.3.3 主要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1.3.4 预期贡献 | 第15-16页 |
2.文献综述 | 第16-23页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0-23页 |
3.信用风险概述 | 第23-38页 |
3.1 信用风险的涵义 | 第23-28页 |
3.1.1 信用风险的概念 | 第23-25页 |
3.1.2 信用风险的特征 | 第25-27页 |
3.1.3 信用风险管理 | 第27-28页 |
3.2 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 | 第28-31页 |
3.3 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现状 | 第31-38页 |
3.3.1 房地产行业的重要地位 | 第31-33页 |
3.3.2 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概况 | 第33-34页 |
3.3.3 我国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 第34-38页 |
4.信用风险评价模型 | 第38-46页 |
4.1 信用风险评价模型的比较分析 | 第38-41页 |
4.1.1 传统信用风险评价模型的比较分析 | 第38-39页 |
4.1.2 现代信用风险评价模型的比较分析 | 第39-41页 |
4.2 Z-Score模型的基本原理 | 第41-43页 |
4.3 KMV模型的基本原理 | 第43-46页 |
5.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实证分析 | 第46-60页 |
5.1 信用风险的Z-Score模型的实证研究 | 第46-50页 |
5.1.1 样本的选择 | 第46页 |
5.1.2 指标设定 | 第46-47页 |
5.1.3 实证模型 | 第47-48页 |
5.1.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5.2 信用风险的KMV模型的实证研究 | 第50-59页 |
5.2.1 样本的选择 | 第50页 |
5.2.2 参数的设定 | 第50-51页 |
5.2.3 实证模型 | 第51-57页 |
5.2.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7-59页 |
5.3 模型的比较 | 第59-60页 |
6.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0-61页 |
6.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附录 | 第66-75页 |
后记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