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8页 |
1.2.1 新型雷管技术的现状 | 第9-13页 |
1.2.2 无起爆药装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3 猛炸药的燃烧转爆轰机理研究 | 第16-18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2 猛炸药燃烧转爆轰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2.1 燃烧与爆轰区别 | 第20页 |
2.2 猛炸药燃烧转爆轰机理 | 第20-22页 |
2.3 猛炸药燃烧转爆轰过程 | 第22-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二维两相流燃烧转爆轰数学模型 | 第26-40页 |
3.1 轴对称二维两相流平衡方程 | 第26-30页 |
3.1.1 气相连续方程 | 第26-27页 |
3.1.2 气相动量平衡方程 | 第27-29页 |
3.1.3 气相能量平衡方程 | 第29页 |
3.1.4 固相质量平衡方程 | 第29-30页 |
3.1.5 固相动量平衡方程 | 第30页 |
3.2 二维两相流基本方程 | 第30-32页 |
3.3 本构关系式 | 第32-38页 |
3.3.1 气体状态方程的修正 | 第32-33页 |
3.3.2 粒间应力 | 第33-34页 |
3.3.3 药形函数及体积燃烧量 | 第34页 |
3.3.4 相间阻力 | 第34-35页 |
3.3.5 相间热交换 | 第35-36页 |
3.3.6 固相表面温度 | 第36-37页 |
3.3.7 着火与燃烧 | 第37-38页 |
3.4 初值条件和边值条件 | 第38-39页 |
3.4.1 初始条件 | 第38页 |
3.4.2 边界条件 | 第38-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二维两相流燃烧转爆轰的数值仿真 | 第40-60页 |
4.1 二维两相流非定常方程组求解方法 | 第40-45页 |
4.1.1 MacCormack差分格式 | 第40-41页 |
4.1.2 二维轴对称条件下的非定常两相燃烧基本方程 | 第41-43页 |
4.1.3 差分格式 | 第43-44页 |
4.1.4 稳定性条件 | 第44-45页 |
4.2 无起爆药引爆装置铅板试验 | 第45-48页 |
4.2.1 物理模型 | 第45页 |
4.2.2 试验设备及参数 | 第45-46页 |
4.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6-48页 |
4.3 数值计算参数 | 第48-49页 |
4.3.1 物理模型 | 第48页 |
4.3.2 火药参数 | 第48页 |
4.3.3 点火参数 | 第48-49页 |
4.4 燃烧转爆轰过程数值仿真结果分析 | 第49-59页 |
4.4.1 检测单元压强-时间曲线分析 | 第50-58页 |
4.4.2 检测单元反应度曲线分析 | 第58-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5 钝感引爆装置装药结构设计 | 第60-68页 |
5.1 猛炸药燃烧转爆轰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0页 |
5.2 钝感引爆装置的设计 | 第60-66页 |
5.2.1 点火药和猛炸药 | 第61页 |
5.2.2 装药条件 | 第61-6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6 总结 | 第68-70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8-69页 |
6.2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附录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