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3-4页 |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变量注释表 | 第17-18页 |
| 1 绪论 | 第18-32页 |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8页 |
| 1.2 刮板输送机中部槽介绍 | 第18-20页 |
| 1.3 耐磨钢研究现状 | 第20页 |
| 1.4 耐磨奥氏体锰钢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 1.5 耐磨奥氏体锰钢的加工硬化理论 | 第21-27页 |
| 1.6 耐磨钢磨损失效形式 | 第27-28页 |
| 1.7 耐磨钢腐蚀失效形式 | 第28-30页 |
| 1.8 耐磨钢腐蚀与磨损交互作用 | 第30-31页 |
| 1.9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 2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第32-43页 |
| 2.1 实验材料 | 第32-33页 |
| 2.2 实验方法 | 第33-39页 |
| 2.3 分析方法 | 第39-43页 |
| 3 BTW中锰耐磨钢的静态腐蚀行为 | 第43-54页 |
| 3.1 引言 | 第43页 |
| 3.2 均匀腐蚀性能评价 | 第43-45页 |
| 3.3 腐蚀形貌分析 | 第45-46页 |
| 3.4 开路电位 | 第46-48页 |
| 3.5 极化曲线 | 第48-50页 |
| 3.6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 | 第50-52页 |
| 3.7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4 BTW中锰耐磨钢的滑动摩擦腐蚀行为 | 第54-69页 |
| 4.1 引言 | 第54页 |
| 4.2 滑动摩擦系数分析 | 第54-57页 |
| 4.3 极化曲线分析 | 第57-58页 |
| 4.4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 | 第58-60页 |
| 4.5 磨痕轮廓分析 | 第60-62页 |
| 4.6 三维形貌分析 | 第62-65页 |
| 4.7 磨损形貌SEM分析 | 第65-68页 |
| 4.8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5 BTW中锰耐磨钢的腐蚀磨料磨损行为 | 第69-81页 |
| 5.1 引言 | 第69页 |
| 5.2 滑动腐蚀磨料磨损性能 | 第69-71页 |
| 5.3 亚表层金相 | 第71-72页 |
| 5.4 硬化层梯度分布 | 第72-73页 |
| 5.5 滑动腐蚀磨料磨损形貌 | 第73-76页 |
| 5.6 搅动浆料腐蚀磨料磨损性能 | 第76-78页 |
| 5.7 浆料腐蚀磨损形貌分析 | 第78-80页 |
| 5.8 本章小节 | 第80-81页 |
| 6 BTW中锰耐磨钢的冲击腐蚀磨料磨损行为及强化机理 | 第81-93页 |
| 6.1 引言 | 第81页 |
| 6.2 冲击腐蚀磨料磨损性能 | 第81-83页 |
| 6.3 冲击腐蚀磨料磨损形貌 | 第83-86页 |
| 6.4 亚表层金相 | 第86-87页 |
| 6.5 冲击磨损亚表层硬度梯度 | 第87-88页 |
| 6.6 磨损层XRD分析 | 第88-89页 |
| 6.7 位错与孪晶强化 | 第89-91页 |
| 6.8 形变诱发马氏体相变 | 第91-92页 |
| 6.9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 7 结论 | 第93-95页 |
| 参考文献 | 第95-100页 |
| 作者简历 | 第100-102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