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三年级小学生常见错别字成因分析及教学改进策略--以兰州市F小学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一、绪论第11-18页
    (一)研究背景第11-12页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页
        1.研究目的第12页
        2.研究意义第12页
    (三)文献综述第12-17页
        1.关于错字和别字的概念界定第12-13页
        2.理论基础第13-14页
        3.小学汉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第14-15页
        4.小学汉字教学的策略研究第15-17页
    (四)研究设计第17-18页
        1.研究思路第17页
        2.研究方法第17页
        3.研究对象第17-18页
二、三年级小学生错别字的调查第18-33页
    (一)错别字的定义及收集第18-19页
        1.错别字的定义第18-19页
        2.错别字原始资料收集第19页
    (二)三年级小学生错别字的类型划分第19-20页
    (三)三年级小学生常见错别字第20-30页
        1.笔画错误类(C1)第20-21页
        2.部件错误类(C2)第21-26页
        3.别字错误类(B)第26-30页
    (四)三年级小学生错别字总体分布特点第30-33页
三、三年级小学生错别字形成的原因分析第33-46页
    (一)汉字本身的原因第33-37页
        1.汉字笔画特点第33页
        2.汉字形体特点第33-34页
        3.汉字字音特点第34-35页
        4.汉字字义特点第35-36页
        5.汉字认知特点第36-37页
    (二)学生方面的原因第37-40页
        1.学生心理认知发展第37-38页
        2.记忆与遗忘规律第38-39页
        3.学习动机不同第39-40页
        4.学生性别差异第40页
    (三)教师识字教学方法的原因第40-43页
        1.写字教学时间不足第40-41页
        2.形音义教学的分离第41页
        3.错别字订正方式不科学第41-42页
        4.教师对学生错别字订正滞后第42-43页
        5.汉字学习中复习巩固方式单一第43页
    (四)教材方面的原因第43-46页
        1.字量的安排第43-44页
        2.字种的选则与字序的呈现第44-46页
四、减少三年级小学生错别字的策略第46-58页
    (一)以汉字特点为依据,运用文字学知识优化识字教学第46-50页
        1.读音为先导,辨析形近字第47-48页
        2.理解汉字构件,重视字形识别第48页
        3.深入生活语境,辨析同源字形第48-50页
    (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建立良好的识字习惯第50-54页
        1.以课堂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第50-51页
        2.加强课前预习,养成及时复习习惯第51-52页
        3.借助工具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第52-53页
        4.依靠大量阅读,巩固所学汉字第53-54页
        5.识字初期,注重家校合作第54页
    (三)依据学生汉字学习心理特点,提升识字教学效果第54-58页
        1.落实词义,扩充学生心理词典第54-55页
        2.丰富识字方法,增强教学趣味第55-56页
        3.加强写字指导,延长有意注意第56-58页
结语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一)标准类第60页
    (二)著作类第60-61页
    (三)论文类第61-62页
    (四)期刊类第62-65页
附录第65-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g/AgCl/MIL-101(Fe)可见光—芬顿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研究
下一篇:富营养化湖泊中典型POPs污染归趋及其与浮游藻类相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