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河南息县濮公山地质景观设计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引言第9-22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与启示第10-13页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10-11页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1-12页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启示第12-13页
    1.3 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3-18页
        1.3.1 景观设计与地质景观设计第13-15页
        1.3.2 地质旅游第15-16页
        1.3.3 地质公园和矿山公园第16-17页
        1.3.4 地质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第17-18页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第18-20页
        1.4.1 研究内容第18页
        1.4.2 研究方法第18-20页
        1.4.3 研究技术路线第20页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第20-22页
2 区域自然地理与地质概况第22-28页
    2.1 公园基本概况第22-25页
        2.1.1 区域概况第22-23页
        2.1.2 自然地理概况第23-24页
        2.1.3 历史文化沿革第24-25页
        2.1.4 社会经济背景第25页
    2.2 区域地质背景第25-28页
        2.2.1 地层第25-26页
        2.2.2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第26-27页
        2.2.3 岩土体工程地质基本特征第27页
        2.2.4 水文地质条件第27-28页
3 地质景观资源类型、评价及现状分析第28-39页
    3.1 地质景观旅游资源分类第28页
    3.2 地质景观旅游资源特征第28-35页
        3.2.1 地文景观类第31-32页
        3.2.2 水域风光类第32页
        3.2.3 生物景观类第32-33页
        3.2.4 天象与气候景观第33页
        3.2.5 遗址遗迹类第33-34页
        3.2.6 建筑与设施第34页
        3.2.7 旅游商品第34页
        3.2.8 人文活动第34-35页
    3.3 地质景观旅游资源评价第35-36页
        3.3.1 资源评价原则及方法第35页
        3.3.2 评价结果第35-36页
    3.4 地质景观旅游资源现状分析第36-39页
        3.4.1 地质景观旅游资源发展前景第36-37页
        3.4.2 地质景观旅游资源存在问题第37-39页
4 地质景观设计构成要素第39-49页
    4.1 自然要素第39-43页
        4.1.1 地形地貌第39-40页
        4.1.2 植被第40-41页
        4.1.3 水体第41-42页
        4.1.4 气候第42-43页
    4.2 人文要素第43-49页
        4.2.1 标识系统的设计第43-45页
        4.2.2 标志碑的设计第45-46页
        4.2.3 矿业博物馆的设计第46页
        4.2.4 景观小品的设计第46-47页
        4.2.5 道路铺装的设计第47-48页
        4.2.6 矿业遗址和历史文化遗址的设计第48-49页
5 濮公山地质景观设计第49-70页
    5.1 地质景观设计目标与定位第49页
        5.1.1 设计目标第49页
        5.1.2 设计定位第49页
    5.2 地质景观设计原则与设计手法第49-54页
        5.2.1 设计原则第49-52页
        5.2.2 设计手法第52-54页
    5.3 地质景观区划第54-70页
        5.3.1 地质景观总体布局第54-55页
        5.3.2 地质景观功能分区第55-70页
6 结论第70-72页
致谢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附录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粘弹性阻尼器在框架结构中的减震设计与分析
下一篇:西城区百万庄北里住房改善项目质量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