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前言 | 第7-9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8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8-9页 |
第一章 “红帮裁缝”职业教育的行业基础 | 第9-20页 |
·民国时期上海地区西服业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 第9-10页 |
·红帮西服店分析 | 第10-13页 |
·红帮西服店概况 | 第10-11页 |
·“红帮裁缝”从业人员概况 | 第11-12页 |
·西服品目 | 第12页 |
·红帮营销方法 | 第12-13页 |
·上海市西服业的行业组织 | 第13-15页 |
·上海市西服业同业公会 | 第13-14页 |
·上海市西服业职业工会 | 第14-15页 |
·民国时期上海地区西服附属行业概述 | 第15-20页 |
·红帮呢绒业 | 第15-16页 |
·红帮辅料业 | 第16页 |
·红帮衬衫业 | 第16-17页 |
·红帮领带业 | 第17页 |
·红帮缝纫机业 | 第17-20页 |
第二章 “红帮裁缝”职业教育的专业基础 | 第20-26页 |
·传统中装工艺与西服工艺的对比 | 第20-22页 |
·“红帮裁缝”的“四功”、“九势”和“十六规” | 第22页 |
·“红帮裁缝”的中山装制作工艺 | 第22-25页 |
·“海派西服”的开创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红帮裁缝”的职业教育模式 | 第26-40页 |
·“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 | 第26-30页 |
·学徒制的一般规定 | 第26-27页 |
·“红帮裁缝”的学徒培训 | 第27-29页 |
·“红帮裁缝”的“学徒制”教育的特征 | 第29-30页 |
·“学校制”职业教育模式 | 第30-40页 |
·“学校制”职业教育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和演变 | 第30-32页 |
·夜校 | 第32页 |
·商业补习学校 | 第32-33页 |
·技训班 | 第33-34页 |
·西服裁剪学院 | 第34-35页 |
·西服工艺职业学校 | 第35-40页 |
第四章 “红帮裁缝”的“学校制”职业教育模式对现代中等服装职业教育的启示 | 第40-46页 |
·指导我们进行准确的培养目标定位 | 第40页 |
·指导我们改革中等服装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 第40-44页 |
·专业方向的改革 | 第41页 |
·课程配置的改革 | 第41-42页 |
·课时比例的改革 | 第42页 |
·教材内容的改革 | 第42-43页 |
·教学方法的改革 | 第43-44页 |
·指导我们拓展“工学结合”新途径 | 第44-46页 |
·校企合作 | 第44-45页 |
·企业办学 | 第45-4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I: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0-51页 |
附录II:档案汇编 | 第5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