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2页 |
1.2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1.3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 本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1.4.1 创新点 | 第12-13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3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章 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4-32页 |
2.1 效率理论综述 | 第14-21页 |
2.1.1 古典经济学派的效率思想和理论 | 第15-18页 |
2.1.1.1 劳动效率 | 第16-17页 |
2.1.1.2 竞争效率 | 第17-18页 |
2.1.1.3 宏观经济效率 | 第18页 |
2.1.2 新古典经济学派的效率思想和理论 | 第18-19页 |
2.1.3 其他效率思想和理论 | 第19-21页 |
2.2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 第21-24页 |
2.2.1 国外全要素生产率理论概括 | 第21-23页 |
2.2.2 国内全要素生产率理论概述 | 第23页 |
2.2.3 全要素生产率含义 | 第23-24页 |
2.3 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4-26页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2.4 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方法概述 | 第26-31页 |
2.4.1 测度银行效率的参数方法概述 | 第27-30页 |
2.4.1.1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 | 第27-28页 |
2.4.1.2 索罗残差法 | 第28-29页 |
2.4.1.3 代数指数法 | 第29-30页 |
2.4.2 测度银行效率的非参数方法概述 | 第30-31页 |
2.4.2.1 数据包络分析法 | 第30页 |
2.4.2.2 马尔奎斯特指数法 | 第30-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河北省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 第32-48页 |
3.1 河北省城市商业银行的省域宏观环境 | 第32-36页 |
3.1.1 河北省GDP概况 | 第32-34页 |
3.1.2 河北省整体金融业的发展状况 | 第34-36页 |
3.2 河北省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 第36-45页 |
3.2.1 河北省各城市商业银行简介 | 第36-38页 |
3.2.2 河北省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直接竞争 | 第38-39页 |
3.2.3 河北省各城市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地理分布 | 第39-45页 |
3.3 河北省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45-47页 |
3.3.1 不良贷款的困扰 | 第45-46页 |
3.3.2 总体规模较小 | 第46页 |
3.3.3 跨区域经营能力较弱 | 第46-47页 |
3.3.4 银行信用偏低 | 第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河北省城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 | 第48-66页 |
4.1 城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模型 | 第48-53页 |
4.1.1 数据包络分析(DEA) | 第48-51页 |
4.1.1.1 CCR效率评估模型 | 第48-50页 |
4.1.1.2 BCC效率评估模型 | 第50-51页 |
4.1.2 Malmquist指数及Malmquist指数分解模型 | 第51-53页 |
4.1.2.1 Malmquist指数 | 第51-52页 |
4.1.2.2 Malmquist指数分解模型 | 第52-53页 |
4.2 河北省城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及分析 | 第53-64页 |
4.2.1 指标选取 | 第53-55页 |
4.2.1.1 指标选取方法 | 第53-54页 |
4.2.1.2 本文指标的选取 | 第54-55页 |
4.2.2 河北省城市商业银行总体效率实证分析 | 第55-56页 |
4.2.3 河北省城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实证研究 | 第56-6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6-72页 |
5.1 本文结论 | 第66-67页 |
5.2 提高河北省城市商业银行效率的建议 | 第67-72页 |
5.2.1 基于促进技术进步提升河北省城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途径. | 第68页 |
5.2.2 基于改善规模效率提升河北省城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途径. | 第68-69页 |
5.2.3 基于优化资源配置水平提升河北省城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 | 第69-70页 |
5.2.4 其他提升河北省城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建议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