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基于微压印法制备超双疏薄膜的工艺研究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3-4页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30页
    1.1 表面湿润性的概念及理论第16-25页
        1.1.1 表面湿润性和接触角的概念第16-18页
        1.1.2 超疏水、超双疏材料的概念第18-19页
        1.1.3 超双疏表面的构筑方法及其特点第19-25页
        1.1.4 超双疏表面的应用第25页
    1.2 微结构压印技术概述第25-28页
        1.2.1 微结构压印技术原理概述第26-27页
        1.2.2 微结构压印技术的研究现状第27-28页
        1.2.3 微纳压印技术的应用第28页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8-30页
第二章 类固态等温热压印法制备聚乙烯疏水材料第30-50页
    2.1 引言第30页
    2.2 实验部分第30-32页
        2.2.1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30-31页
        2.2.2 实验工艺第31页
        2.2.3 测试与表征第31-32页
    2.3 测试与表征第32-48页
        2.3.1 表面形貌分析第32-34页
        2.3.2 疏水性能的表征和筛网目数对接触角的影响第34-38页
        2.3.3 热压印温度对制品表面形貌和疏水性的影响第38-42页
        2.3.4 热压印压力对制品表面形貌和疏水性能的影响第42-45页
        2.3.5 疏油性能测试第45-47页
        2.3.6 耐久性测试第47-48页
    2.4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三章 疏水性微球修饰制备超疏水材料第50-72页
    3.1 引言第50-51页
    3.2 实验部分第51-52页
        3.2.1 试验材料与设备第51页
        3.2.2 实验过程第51-52页
        3.2.3 测试与表征第52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52-70页
        3.3.1 疏水微球修饰PE复合薄膜的表面形貌及形成机理第52-55页
        3.3.2 热压印工艺条件对样品表面形貌结构的影响第55-59页
        3.3.3 筛网目数和疏水性微球对样品表面形貌和疏水性能的影响第59-64页
        3.3.4 不同粒径组合对样品表面形貌和疏水性能的影响第64-66页
        3.3.5 样品防污性能和疏油性能表征第66-68页
        3.3.6 样品表面微结构耐候性测试第68-70页
    3.4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四章 翻模法改善表面材料表面疏水性能第72-86页
    4.1 引言第72-73页
    4.2 实验部分第73-75页
        4.2.1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73页
        4.2.2 实验过程第73-75页
        4.2.3 测试与表征第75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75-84页
        4.3.1 PDMS软模板的表面形貌表征第75-77页
        4.3.2 PDMS软模板制备紫外压印翻模样品的表面形貌表征第77-78页
        4.3.3 微柱阵列软刻蚀样品的湿润性表征第78-79页
        4.3.4 以金相砂纸为母版翻模PDMS表面形貌表征第79-82页
        4.3.5 金相砂纸PDMS翻模样品的湿润性表征第82-84页
    4.4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86-90页
    5.1 总结第86-87页
    5.2 展望第87页
    5.3 创新点摘要第87-90页
参考文献第90-94页
致谢第94-96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6-98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98-99页
附件第99-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lGa)2O3薄膜外延生长及n型掺杂研究
下一篇:粘附层对金属/氧化硅界面热导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