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前言 | 第8-1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3.1 课堂观察法 | 第9页 |
1.3.2 案例分析 | 第9-1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2.1 国内外关于教师课堂指令语的研究 | 第10-13页 |
2.1.1 关于教师课堂指令语的内涵研究 | 第10页 |
2.1.2 关于有效教师指令语运用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 第10-12页 |
2.1.3 关于教师指令语的形式研究 | 第12页 |
2.1.4 关于教师指令语的功能研究 | 第12-13页 |
2.2 国内外关于互动教学的研究 | 第13-15页 |
2.2.1 关于互动教学的内涵研究 | 第13页 |
2.2.2 关于互动教学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3-14页 |
2.2.3 关于互动教学实施的研究 | 第14-15页 |
2.3 关于互动教学与指令语的交集研究 | 第15-16页 |
2.3.1 指令语研究中关于互动的研究 | 第15页 |
2.3.2 互动研究中关于指令语的研究 | 第15-16页 |
2.4 研究评述 | 第16-17页 |
3 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3.1 语言习得的互动假设 | 第17页 |
3.2 社会文化理论 | 第17-19页 |
3.2.1 中介理论 | 第17-18页 |
3.2.2 内化 | 第18-19页 |
3.2.3 最近发展区 | 第19页 |
3.3 会话分析理论 | 第19-21页 |
4 案例研究——以N市Z中学为例 | 第21-42页 |
4.1 研究问题 | 第21页 |
4.2 研究对象 | 第21页 |
4.3 研究工具 | 第21-22页 |
4.4 研究框架 | 第22-23页 |
4.5 教学案例分析 | 第23-36页 |
4.6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6-42页 |
4.6.1 教师指令语的形式影响了课堂互动的开展 | 第36-40页 |
4.6.2 教师指令语的功能影响了课堂互动的开展 | 第40-42页 |
5 教学建议 | 第42-47页 |
5.1 注意教师课堂指令语形式的使用 | 第42-44页 |
5.1.1 注重教师指令语的开放性、清晰简洁以及低性情态词的使用 | 第42-43页 |
5.1.2 注重陈述句和疑问句句式以及形式多样化的教师指令语的使用 | 第43-44页 |
5.1.3 在布置较难任务时注重教师指令语语篇以及理解核实的使用 | 第44页 |
5.2 注重建议、请求功能的教师指令语以及其中介功能 | 第44-45页 |
5.3 提升教师自身的互动教学素养 | 第45-47页 |
6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附录 A:访谈提纲 | 第52-53页 |
附录 B:录音转写符号 | 第53-54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