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恋爱、家庭、婚姻论文

择偶偏好的不一致性对中小学教师婚姻质量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研究背景第8-10页
2.文献综述第10-18页
    2.1 择偶偏好第10-15页
        2.1.1 择偶及择偶偏好相关概念第10页
        2.1.2 择偶的理论体系第10-12页
        2.1.3 进化心理学的择偶偏好理论第12-14页
        2.1.4 择偶的研究方法第14-15页
    2.2 婚姻质量第15-18页
        2.2.1 婚姻质量的概念第15-16页
        2.2.2 婚姻质量的测量方式第16-17页
        2.2.3 婚姻质量的影响因素第17-18页
3.问题提出第18-21页
    3.1 以往研究的不足第18-19页
    3.2 问题提出与研究目的第19-21页
    3.3 研究意义第21页
4.研究一:中小学教师择偶偏好的不一致性第21-28页
    4.1 研究目的第21-22页
    4.2 研究方法第22-23页
        4.2.1 被试第22-23页
        4.2.2 研究工具第23页
        4.2.3 .研究程序第23页
    4.3 .结果第23-28页
        4.3.1 相关性分析和信度分析第24页
        4.3.2 中小学教师择偶偏好测量第24-26页
        4.3.3 未婚和已婚中小学教师择偶偏好的差异分析第26页
        4.3.4 中小学教师择偶偏好性别差异分析第26-28页
5.研究二:中小学教师婚前婚后择偶偏好的不一致性与婚姻质量的关系第28-31页
    5.1 研究目的第28页
    5.2 研究方法第28-30页
        5.2.1 被试第28页
        5.2.2 研究工具第28-30页
        5.2.3 研究程序第30页
    5.3 结果第30-31页
6.研究三:家庭角色对择偶偏好的影响第31-35页
    6.1 研究目的第31-32页
    6.2 研究方法第32-33页
        6.2.1 被试第32页
        6.2.2 实验设计第32页
        6.2.3 实验材料第32页
        6.2.4 实验程序第32-33页
    6.3 结果与分析第33-35页
        6.3.1 家庭角色分工差异下中小学教师择偶偏好第33-35页
7.结果与讨论第35-38页
    7.1 结果第35-36页
    7.2 讨论第36-38页
8.不足与展望第38-41页
    8.1 不足之处第38-40页
    8.2 研究展望第40-41页
        8.2.1 应用研究第40页
        8.2.2 应用新的研究方法第40-41页
9.教育启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附录第45-51页
致谢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语文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研究--以田坝中学为例
下一篇:全语言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