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2.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2.1 择偶偏好 | 第10-15页 |
2.1.1 择偶及择偶偏好相关概念 | 第10页 |
2.1.2 择偶的理论体系 | 第10-12页 |
2.1.3 进化心理学的择偶偏好理论 | 第12-14页 |
2.1.4 择偶的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2 婚姻质量 | 第15-18页 |
2.2.1 婚姻质量的概念 | 第15-16页 |
2.2.2 婚姻质量的测量方式 | 第16-17页 |
2.2.3 婚姻质量的影响因素 | 第17-18页 |
3.问题提出 | 第18-21页 |
3.1 以往研究的不足 | 第18-19页 |
3.2 问题提出与研究目的 | 第19-21页 |
3.3 研究意义 | 第21页 |
4.研究一:中小学教师择偶偏好的不一致性 | 第21-28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21-22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4.2.1 被试 | 第22-23页 |
4.2.2 研究工具 | 第23页 |
4.2.3 .研究程序 | 第23页 |
4.3 .结果 | 第23-28页 |
4.3.1 相关性分析和信度分析 | 第24页 |
4.3.2 中小学教师择偶偏好测量 | 第24-26页 |
4.3.3 未婚和已婚中小学教师择偶偏好的差异分析 | 第26页 |
4.3.4 中小学教师择偶偏好性别差异分析 | 第26-28页 |
5.研究二:中小学教师婚前婚后择偶偏好的不一致性与婚姻质量的关系 | 第28-31页 |
5.1 研究目的 | 第28页 |
5.2 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5.2.1 被试 | 第28页 |
5.2.2 研究工具 | 第28-30页 |
5.2.3 研究程序 | 第30页 |
5.3 结果 | 第30-31页 |
6.研究三:家庭角色对择偶偏好的影响 | 第31-35页 |
6.1 研究目的 | 第31-32页 |
6.2 研究方法 | 第32-33页 |
6.2.1 被试 | 第32页 |
6.2.2 实验设计 | 第32页 |
6.2.3 实验材料 | 第32页 |
6.2.4 实验程序 | 第32-33页 |
6.3 结果与分析 | 第33-35页 |
6.3.1 家庭角色分工差异下中小学教师择偶偏好 | 第33-35页 |
7.结果与讨论 | 第35-38页 |
7.1 结果 | 第35-36页 |
7.2 讨论 | 第36-38页 |
8.不足与展望 | 第38-41页 |
8.1 不足之处 | 第38-40页 |
8.2 研究展望 | 第40-41页 |
8.2.1 应用研究 | 第40页 |
8.2.2 应用新的研究方法 | 第40-41页 |
9.教育启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附录 | 第45-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