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课题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1 自动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2 控制实现的现状 | 第12-13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5页 |
第2章 自动控制系统研究 | 第15-24页 |
2.1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组成 | 第15页 |
2.2 单元机组MCS介绍 | 第15-16页 |
2.3 超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特性 | 第16-17页 |
2.4 超超临界机组的给水控制特点 | 第17-19页 |
2.4.1 控制实现的现状 | 第17-18页 |
2.4.2 湿态时的给水控制 | 第18-19页 |
2.4.3 干态时的给水控制 | 第19页 |
2.5 超超临界机组风、水、煤的控制的相互关系 | 第19-2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百万机组低负荷控制优化研究 | 第24-33页 |
3.1 单元机组低负荷控制优化的意义 | 第24页 |
3.2 单元机组低负荷主要风险 | 第24-25页 |
3.3 单元机组低负荷下控制系统的研究 | 第25-31页 |
3.3.1 百万机组干湿态转换逻辑优化 | 第26-28页 |
3.3.2 百万机组低负荷下风量、氧量控制优化 | 第28-29页 |
3.3.3 百万机组低负荷下主蒸汽压力控制优化 | 第29-30页 |
3.3.4 百万机组低负荷下脱硝调节回路优化 | 第30-31页 |
3.3.5 低负荷控制优化结果 | 第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4章 国华台电百万机组自动控制优化 | 第33-46页 |
4.1 机组协调控制优化研究 | 第33-34页 |
4.2 机组给水控制优化研究 | 第34-35页 |
4.3 机组汽温控制优化研究 | 第35-36页 |
4.4 机组频率-负荷优化 | 第36-38页 |
4.5 国华台电百万机组100%负荷FCB系统控制优化研究 | 第38-40页 |
4.6 机组调试优化结果 | 第40-46页 |
4.6.1 优化了机组运行参数 | 第40-41页 |
4.6.2 机组运行情况对比 | 第41-46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6-48页 |
5.1 结论 | 第46页 |
5.2 展望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1-52页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