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12-16页 |
第一节 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对组织公共关系的影响 | 第12页 |
第二节 知识型企业利用社交媒体塑造组织形象值得探讨 | 第12-16页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研究设计 | 第16-26页 |
第一节 学术界对社交媒体视角下的公共关系研究 | 第16-21页 |
一、社交媒体背景下组织公共关系的相关研究 | 第16-18页 |
二、以互联网为支撑的社交媒体发展历程及现状的研究 | 第18-20页 |
(一)平台型 | 第19页 |
(二)社群型 | 第19-20页 |
(三)工具型 | 第20页 |
(四)泛在型 | 第20页 |
三、社交媒体对组织公共关系的影响研究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学术界对“罗辑思维”的公共关系研究 | 第21-22页 |
第三节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2-23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22-23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23页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第23-26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23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2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23-26页 |
(一)文献法 | 第23-24页 |
(二)个案法 | 第24页 |
(三)质性研究法 | 第24页 |
(四)访谈法 | 第24-26页 |
第三章 “罗辑思维”利用社交媒体做强公共关系的独特性探析 | 第26-44页 |
第一节 “罗辑思维”品牌建设的独特性 | 第26-29页 |
一、打造魅力人格体 | 第26页 |
二、寻找一流的合作资源 | 第26-27页 |
三、紧随社交媒体发展步伐,利用社群型模式扩大品牌影响力 | 第27-28页 |
四、运用社交媒体思维,激活个体力量,把受众培养成粉丝 | 第28-29页 |
第二节 “罗辑思维”内外部公众管理的独特性 | 第29-35页 |
一、“罗辑思维”内部公众管理 | 第29-32页 |
二、“罗辑思维”外部公众管理 | 第32-35页 |
第三节 “罗辑思维”传播沟通管理的独特性 | 第35-44页 |
一、“罗辑思维”传播媒介选择及变化探析 | 第35-39页 |
二、“罗辑思维”的重点传播事件及效果、策略探析 | 第39-44页 |
第四章 “罗辑思维”危机公关管理的案例探析 | 第44-50页 |
第一节 “真爱”月饼的危机公关管理 | 第45-46页 |
第二节 知识产权侵权事件的危机公关管理 | 第46-47页 |
第三节 “黑罗”群体的公关危机预防与应对分析 | 第47-50页 |
第五章 “罗辑思维”对知识型企业公共关系管理的其他启示 | 第50-54页 |
一、重视“意见领袖”的传播力量,巧用“意见领袖” | 第50页 |
二、创新化、精准化和个性化地服务受众 | 第50-51页 |
三、社交媒体时代公共关系管理应具备“全新思维” | 第51-52页 |
四、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观念并进行视觉化呈现,促进公关传播 | 第52-54页 |
第六章 知识型企业未来公共关系创新探究 | 第54-58页 |
一、以“效率”为重点的公共关系管理创新 | 第54-55页 |
二、以“沉浸”为手段的公共关系管理创新 | 第55-56页 |
三、以“认同”为基础的公共关系管理创新 | 第56-58页 |
第七章 本研究的结论与不足 | 第58-60页 |
一、结论 | 第58页 |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