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鳌合诱导玉米提取修复Pb、Tl污染土壤的渗漏及地下水环境影响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第12-16页
        1.2.1 鳌合诱导植物提取修复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第12-14页
        1.2.2 重金属在土壤中迁移模拟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第14-16页
    1.3 课题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第17-19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19-31页
    2.1 鳌合诱导植物提取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淋滤渗漏实验第19-23页
        2.1.1 实验试剂与设备第19页
        2.1.2 土壤采集与制备第19-20页
        2.1.3 温室栽培、螯合诱导实验方法第20-21页
        2.1.4 淋洗渗漏实验方法第21-22页
        2.1.5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第22-23页
    2.2 络合态Pb、Tl在下包气带土壤中迁移的实验研究第23-31页
        2.2.1 实验试剂与设备第23页
        2.2.2 土壤的采集与制备第23页
        2.2.3 下包气带土壤对络合态重金属的吸附动力学试验第23-24页
        2.2.4 下包气带土壤对络合态重金属的吸附热力学试验第24页
        2.2.5 吸附模型及迟滞因子确定第24-26页
        2.2.6 络合态重金属在下包气带中渗透与弥散系数确定第26-28页
        2.2.7 对流-弥散方程(CDE模型)原理第28-29页
        2.2.8 鳌合诱导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地下水污染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第29-31页
第3章 DTPA与草酸诱导玉米提取修复Pb、Tl污染土壤的重金属渗漏特征第31-42页
    3.1 重金属与螯合剂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第31-33页
    3.2 螯合诱导重金属的富集与转移第33-35页
    3.3 螯合诱导重金属淋出总量分析第35-38页
    3.4 螯合诱导重金属淋出过程变化特点第38-41页
    3.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4章 络合态Pb、Tl在下包气带土壤中的迁移模拟与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第42-63页
    4.1 迁移模型参数的确定第42-48页
        4.1.1 下包气带土壤对Tl、Pb及其络合物的吸附动力学特征第42-45页
        4.1.2 下包气带土壤对Tl、Pb及其络合物的吸附热力学特征第45-47页
        4.1.3 迟滞因子与弥散系数确定第47-48页
    4.2 Tl的穿透曲线、迁移模型构建与预测第48-52页
    4.3 Pb的穿透曲线、迁移模型构建与预测(Tl为背景溶液)第52-55页
    4.4 Tl、Pb络合物的穿透曲线、迁移模型构建与预测第55-62页
    4.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5章 结论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4页
致谢第74-75页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固体碳源生物膜SND处理低碳城市污水脱氮性能研究
下一篇:餐厨垃圾处理及除臭微生物菌剂的制备和应用